5年內解決「台灣問題」?中共二十大10點登場 中外聚焦習近平談話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中共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今(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外媒體聚焦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即將發表的二十大報告,將為中國大陸未來五年發展定調。這次「台灣問題」也被列為重要解決任務,「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預料將寫入習近平「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兩岸學者認為,未來5年內中國大陸對台策略不會單純把「促統」當口號,將會付出更實際行動,但不會「主動」把台海推上火線,關鍵在於台獨勢力和美國是否越過底線。如同昨天二十大發言人孫業禮在首場發佈會強調,「但凡有一線和平解決的可能都將付出百倍努力,非和平方式是不得已最後選擇。」

▲兩會,人大,李克強,人民大會堂,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圖/路透社)

▲中外媒體一致預測,習近平將開啟第三任期毫無懸念。(圖/路透社)

二十大登場-習將開啟第三任期 

中共二十大開幕之際,全球2500名記者湧入北京。隨著世界局勢複雜變化,中美兩國在國際外交、經貿卡脖子等議題上持續角力,這次大會將是外界觀察中國大陸一個非常重要機會窗口。

中共二十大即將公佈制定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期的發展方略,最新「治國理政」方針也牽動世界走勢。孫業禮指出,二十大將在十九大「兩步走」戰略安排的基礎上作宏觀展望,重點部署未來5年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

人事布局上變化,外媒這一年來激烈討論「誰將是領導中共核心人物?」從2018年中國大陸修改憲法,取消國家主席兩屆任期限制已看出端倪;日前中共19屆七中全會發布公報,突出強調習近平「兩個確立」與習核心重要性,以及五年來任期政績,誰接班的訊號再明顯不過。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常委是擁有中國大陸最高領導、決策權力的人,屬於正國級黨和國家領導人。總書記是常委會的首要成員領導,通常兼任國家主席,幾位常委兼任國務院總理、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政協主席等職務。中外媒體近期報導普遍預測,目前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將在二十大上連任將成定局,繼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一。

▲▼ 二十大、大陸官方安排上300多名中外媒體前往北京展覽館參觀「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            。(圖/記者任以芳攝)

▲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等歷史任務論述將寫入中共二十大報告。(圖/記者任以芳攝)

二十大後對台總體方略

二十大首場發佈會「台灣問題」成為列為二十大報告重點,近年外媒認為「解決台灣問題、祖國統一」等歷史任務會寫入二十大報告,未來5年將會加速推進兩岸統一進程。日前大陸國台辦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第三份「台灣問題白皮書」),是目前對於涉台政策最全面準確又客觀訊號,清楚預告大陸政府「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和大政方針政策。

回顧五年前十九大開幕,習近平報告談及台灣問題首先指出對台政策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重申「九二共識」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最後稱有堅定意志信心,和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把中國領土分裂出去。

當時習近平對台方向沒有最後「底線」,只對「台獨」發出警告。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中國大陸外交部、國防部、國台辦開始重複釋放重要訊號,「非和平手段是不得已最後選擇」、「不承諾放棄武力」。長期以來對台政策的「武統」與「和統」浮上檯面,會是兩者哪一方?

二十大新聞發言人孫業禮昨也預告二十大涉台方向,「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當前台海問題在於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但凡有一線和平解決的可能,大陸方面都將付出百倍努力,非和平方式將是不得已情況下做出的最後選擇。」看得出來還是為兩岸關係留下可商議空間。

▲▼ 二十大            。(圖/記者任以芳攝)

▲外界推測習近平二十大涉台談話將維持「軟硬兩手」策略,憂心可能會更強硬。(圖/記者任以芳攝)

兩岸學者則分析,習近平二十大的談話將會維持之前「軟硬兩手」,「對台政策」仍保留彈性空間,如果出現更加強硬措辭,顯示台海關係真的非常不樂觀,將是很大警訊。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日前接受質詢時則認為, 二十大報告處理台灣部分,可能會加大力道以「促融」為主。

從十九大「形成」到二十大強調「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未來五年會如何定調執行?唯一確立的是北京方面不會改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外界也預料,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等歷史任務論述將寫入中共二十大報告,二十大後只會加快推進對台促統的工作。

大陸軍事專家宋忠平日前接受記者訪問表示,「這個事情(時間表)一直存在很大變數,如果台獨持續活躍,甚至美國慫恿推動『法理台獨』,我覺得或許這就是時間表的到來。」

▲▼ 二十大            。(圖/記者任以芳攝)

▲二十大後中國大陸挑戰任務之一,處理經濟下行壓力 。(圖/記者任以芳攝)

中外媒體聚焦-二十大後經濟、中美角力

後疫情時代經濟問題備受關注,中國大陸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近十年GDP年均增速為6.6%,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30%。受疫情衝擊、北京堅持「動態」清零政策,導致近三年國內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加上監管緊縮讓外資信心不足,外界憂心北京持續採取封閉鎖國措施。

二十大發言人孫業禮強調,經濟增長速度是衡量經濟發展的重點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受到新冠疫情和國際環境等因素影響,中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在主要經濟體中處於較好水平,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他向外資信心喊話稱,中國是法治國家,無論是國有資本還是民營資本、內資還是外資,都受法律保護。「中國始終都會是投資的熱土。」

孫業禮再指出,「這幾年中國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充分表明,中國決不會自我封閉,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面對中美矛盾問題,中國大陸多次表態「戰狼外交」決心。針對如何回避或迎戰任何可能衝突帶來風險?孫業禮表示,中美關係攸關世界前途命運,中美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一個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人民共同利益。
他強調,「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我們不欺負別人,但也不允許別人欺負我們。」

▲中國大陸,兩會,習近平,王岐山,李克強,王毅,五星旗,人民,中共,五星旗。(圖/路透社)

▲中共二十大會議今16日登場、22日結束共七天。(圖/路透社)

中共二十大今(16日)上午10時開幕,下周六(22日)閉幕,為期7天。大會主要議程是:聽取和審查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的報告;審查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選舉二十屆中央委員會;選舉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回顧2017年習近平於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長達3小時20分鐘,涵蓋各領域各層面。今年中共二十大報告也將具有指標性意義,除了概述了過去十年的發展成就,也將為中共未來五年的工作重點和政策奠定基礎。二十大閉幕後,將召開中共二十屆一中全會。一中全會結束後,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將同中外記者見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