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會變革 3名外部委員將獲獎懲實權

▲▼法庭,法官,法槌(圖/取自免費圖庫CC0)

▲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會將做出變革,外部委員未來將有獎懲實權。(圖/取自免費圖庫CC0)

記者吳銘峯/台北報導

負責第一線獎懲法官的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會」將做出大變革!司法院近日推出《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會審議規則》,將現行制度修改,給予3名列席的專家、學者實際上獎懲法官的實質權力,此舉將強化外部監督力量,有助提升司法公信力。

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會最早乃因審檢分立後,為免司法院權力太大所設置之單位。人審會原本是司法院內部單位,經過多年演化後,《法官法》已經賦與人審會法源依據,而司法院依照《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會委員遴選辦法》,共需選出27名委員;其中司法院長為當然主席,並可指派11人出任人審委員(官方代表),各級法院法官則選出12位委員(民選代表),另有3名學者專家由法務部與律師公會推薦。

而這3名專家學者雖然參與人審會,但一直以來,依照「法官自律」原則,學者專家不得參與獎懲案的表決,只能旁聽建議,沒有實權。也因此人審會的運作更加神秘,只要是關係到法官獎懲,包含當事人姓名、服務機關、事由等資訊,往往不許對外透露,甚至連表決票數都被要求不得透露。外界經常批評人審會閉門造車,但過往司法院總是充耳不聞。

這樣的狀況將要改變,有鑑於外界要求司法更加公開透明之際,《法官法》中的「法官評鑑委員會」、「職務法庭」都陸續開放引進外部委員,因此人審會中被當作花瓶的專家學者,也會做出改變。司法院在修改《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會審議規則》後,將給予3名專家學者實際的參與獎懲表決權,將使法官獎懲制度更公開透明,有助提高人民對司法的信任度。新制度也將在明年7月17日與新版《法官法》同步上路。

對於開放讓3位學者專家委員擁有法官獎懲投票權,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理事長何俊英表示肯定。他認為,此舉可以讓身處同溫層的其他委員聽到外界聲音,讓討論面向更周延。再者,即便3位屬於非多數,但有可能是「關鍵少數」。至於人審會的運作上,他建議程序要透明,人審會所做的決議應在可能限度內盡量公開說明理由,除了降低當事人的不信任感,也可化解社會的黑箱質疑。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法律熱門新聞

名律師李永然新書 解析土地共有法律問題

給說法/沒發現撞車就不算肇逃嗎

蔡正傑/酒測值未超標不算犯罪嗎

給說法/不以財物下注就非賭博嗎

劉彥君/地上權住宅知多少

洪敏超/人頭董事長不好當

給說法/你知道自己被限制出境嗎

雷皓明/幫別人簽名犯偽造文書嗎

給說法/法官、檢察官工作大不同

給說法/亂剪別人頭髮算傷害罪嗎

雷皓明/下咒算不算恐嚇?

給說法/放高利貸屬於重利罪嗎

過失毀損罪 檢方:刑法不處罰

醫院床戰12歲女 「叔叔」性侵定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