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現代日本的關鍵時刻:甲午戰爭

▲▼朝鮮半島,韓半島,東北亞戰爭,東北亞火藥庫。(圖/視覺中國CFP)

▲ 甲午戰爭導火線是一八九四年三月在朝鮮發生的東學黨之亂。東學是為了與西學對抗,混合了儒教、佛教、道教的民間宗教。(圖/視覺中國CFP,下同)

作者:北岡伸一
譯者:周俊宇、張智程、陳柏傑
摘自:麥田文化《日本政治史

●精選書摘

一、甲午戰爭

主權線與利益線

一八九○(明治二十三)年十二月,山縣首相在第一議會的施政方針演說中表示;日本除守護主權線即領土外,還應確保對於利益線的影響力。所謂利益線,即是與主權線安全密切相關的區域,具體而言指朝鮮半島。山縣主張,若是朝鮮半島落入日本敵對大國的影響範圍內,日本的安全將面臨危機。

此想法並非唯一。英國長年以歐洲的低地國(今比荷盧三國地區)為利益線,為避免此地帶遭第三國入侵,一旦情勢不利,便屢屢介入欲恢復其獨立。當英國在歐洲大陸的勢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獲得確保時,則情勢尚可;但當此勢力均衡被打破,某一國(西班牙、法國、德國)欲整合歐洲時,英國便認定其安全受到威脅。低地國的獨立,便是其勢力均衡的指標。其他例如對於美國而言的南北美洲大陸,或是對冷戰時期蘇聯而言的東歐等,皆是利益線之例。

日中在朝鮮的對立

就此意義而言,威脅著朝鮮半島的就是中國與俄國。

關於朝鮮,先前已經談過一八七五年的江華島事件和一八七六年的《江華條約》(參閱第4章)。朝鮮在閔妃(1851-1895)政權下進一步開國,一八八二年五月締結了《朝美修好通商條約》。在此之前,一八八一年開始軍制改革,以日本為典範建置現代化軍隊。然而,這卻招來守舊派的反彈,再加上對於舊軍的薪俸發放延遲,使得不滿情緒高漲,大院君(1820-1898)便利用這個機會於一八八二年七月發動政變。同時也發生日本的公使館遭到襲擊,花房義質(1842-1917)辦理公使等人倉皇逃至海上的事件。此即壬午事變(或稱壬午軍亂)。然而這時中國卻斷然介入,逮捕大院君並軟禁於中國天津。並且又締結《濟物浦條約》,要求朝鮮向日本謝罪賠償。如此,壬午事變在結果上雖確立朝鮮的開國路線,過程當中卻凸顯日本的無力與中國的優勢。中國進一步落實過去的宗屬關係,欲強化對於朝鮮的影響力。

壬午事變後,朝鮮的開國派轉變成欲維持、強化傳統上與中國關係的事大黨,與以日本為範,欲建設現代化國家,追求獨立於中國的勢力(獨立黨、改革黨)兩相對立的局面。一八八四年十二月,朴泳教(1861-1939)、金玉均(1851-1894)等獨立黨人,利用中國於中法戰爭之際,與日本合作發動政變。但是中國再度迅速且斷然地介入,政變復以失敗告終(甲申政變)。事大黨政權因此又繼續維持至甲午戰爭。

甲申政變後,一八八五年一月,為了政變的善後而締結《漢城條約》,四月日、中雙方就朝鮮關係又締結《天津條約》。《天津條約》中包含日本與中國在不得不出兵朝鮮時應互相知會(行文知照)的條文。

令日本二度遭遇挫折的是中國的海軍力量。當時的中國,擁有定遠、鎮遠兩艘當時屬世界最大的七千噸級戰艦,勢壓連四千噸級戰艦都沒有的日本。一八八六到一八八七年間,中國北洋艦隊到日本展示海軍戰力。

然而,在甲申政變中受到衝擊的日本,旋即積極展開海軍的擴軍。因此建艦費才會在初期議會中屢成焦點。此外,陸軍方面也在甲申政變後,馬上將部隊切換成專供大陸作戰之用。

日本對於朝鮮半島持續抱持強烈關心的另一個背景是俄國。

自幕末以來早已認識到俄國的威脅。一八六一年俄國曾占領過對馬(對馬事件);一八七三年征韓派的主張(參閱第4章)也是為了對抗俄國勢力東漸,必須及早確保對朝鮮半島的影響力而出現的;一八八五年俄國發表了西伯利亞鐵路計畫,一八九一年開始著手興建,其威脅更帶真實感。一八九一年,俄國皇太子(其後的皇帝尼古拉二世〔Nikolai II, 1868-1918,在位1894-1917〕)訪問日本,遭到巡查津田三藏(1854-1891)襲擊(大津事件),政府向大審院施壓,要求判津田死刑的史實眾所周知。大審院雖未屈服,然而當時不只政府、絕大多數國民都失色狼狽,來自全國的謝罪使節前往京都,其中也有因此而切腹者。總而言之,日本就是如此恐懼俄國,不少人認為在俄國的勢力及於朝鮮前,應設法處理朝鮮問題。

▲▼山東省威海市,大陸甲午戰爭博物館陳列館。(圖/視覺中國)

成功修訂不平等條約

前述俄國對於亞洲的推進,以及日本因設想與中國衝突的擴軍動向,使得不平等條約的修訂有了進展。

在大隈遭到挫折(參閱第5章)後,致力於修訂不平等條約的是青木周藏(1844-1914)。青木是第一位外交官出身的外務大臣,有長期的歐洲經驗。其任內工作的最大特徵是為了追求平等條約,而與一直以來最困難的對手英國進行交涉。青木的交涉工作雖因大津事件等而以失敗告終,但其基本方針則為伊藤內閣的陸奧宗光(1844-1897)外相所繼承。陸奧鑑於一直以來修訂不平等條約交涉失敗的原因,多是由於國內的反對,因而特別重視在國內形成共識;另一方面,成為駐英公使(兼任駐德公使)的青木,則在與英國的交涉中展現了豐富的經驗。一八九四年七月,日英簽署《通商航海條約》,同意五年後撤銷治外法權。不過,有關關稅自主權則較青木所擬草案更加倒退,僅只提高稅率,自主權則遭到擱置。包含關稅自主權在內之不平等條約修訂,必須要等到一九一一年才能完全實現。

實現修約的最大因素,是國際關係的變化。俄國藉西伯利亞鐵路的建設欲向東方推進,是一起影響國際關係甚鉅的事件。一直以來歐洲在亞洲的發展是經由海洋,藉由英國的殖民地及海軍實力而得以控制。就此而言,西伯利亞鐵路的建設可以說撼動了以英國為中心的整體國際秩序。此外,俄國同時又藉由加士比鐵路的建設,從側面威脅英國統治印度。同時,一八九一年俄法間開始為締結同盟

展開交涉,俄國的立場更加堅定(俄法同盟於一八九四年成立)。同年西伯利亞鐵路的動工,也是藉助法國的資金援助才得實行。

一直以來英國為了與俄國對抗,曾考慮在西亞利用鄂圖曼帝國,在東亞利用中國。不過,自此時起也開始關注日本。

改變英國態度的另一個因素是經濟。一八八九年,當大隈修訂不平等條約的交涉遭遇挫折時,英國《泰晤士報》便批判英國政府的態度。《泰晤士報》主張,與日本擴大通商明顯是有利的,受治外法權限制的特權式貿易已逐漸成為擴大貿易的障礙。

甲午戰爭

接著要談的甲午戰爭,其導火線是一八九四年三月在朝鮮發生的東學黨之亂。東學是為了與西學對抗,混合了儒教、佛教、道教的民間宗教。東學黨之亂雖然暫時平定,但陸奧宗光外相等人決定藉此機會與中國交戰,對中國提議共同對朝鮮改革內政提出要求,當中國拒絕,便單獨向朝鮮要求改革,七月二十三日局面甚至發展至占領朝鮮王宮。

中日間的戰爭始於一八九四年七月二十五日豐島近海的海戰,日本在陸海軍方面皆獲壓倒性勝利。其中一個理由是,包含組織和訓練在內的軍事技術存在極大落差;更重要的是政治現代化的差距。列國大多預期中國勝算較大。理由是日本陸軍只有十二萬人,相對地中國光是李鴻章(1823-1901)麾下便有五萬名兵員,其他尚有無數可動員的兵力。然而,實際上中國已再無可多動員的兵力。豈止甲午戰爭,中國有不少人甚至連日本的存在都不知道。把國家的命運視同自身命運的現代意義國民來說,日本遠勝於中國。

戰爭的結果,一八九五年四月締結《馬關條約》,除賠款之外,臺灣和遼東半島也割讓給日本。但其後旋即因俄國、法國、德國三國的干涉,日本被迫歸還遼東半島。還沉浸於戰勝喜悅的國民因此遭受莫大衝擊,臥薪嘗膽遂成為彼此的口號。這也是政黨對中日戰後經營採取合作態度(參閱第6章)的背景。

陸奧宗光(1844-1897)

陸奧宗光是紀州藩士伊達宗弘之子。父親也是著名的歷史家、思想家,唯由於敗於藩內政爭,宗光因而度過了窮困的少年時代。他在江戶學習的過程中,與坂本龍馬、木戶孝允、伊藤俊輔(博文)、勝海舟等人交遊,特別是與坂本一同行動,作為海援隊的一分子而活動。

維新以後,他歷任兵庫縣知事、神奈川縣令、地租改正事務局長等職,但因薩長的蠻橫粗暴憤而離職。西南戰爭發生時,土佐的立志社與之合作圖謀顛覆政府時,陸奧也加入而遭到逮捕,輾轉囚於山形及宮城的監獄。他在獄中閱讀、翻譯傑瑞米.邊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在伊藤博文等人的奔走下於一八八三年獲特赦出獄。同年他遠赴英國,又在奧地利勤讀勞倫斯.施泰因(Lorenz von Stein),於一八八六年回國。

回國後,他進入外務省並於一八八八年擔任駐美公使,又兼任墨西哥公使而締結了最早的平等條約。一八九○年回國後擔任農商務大臣,活躍於與議會的應對策略上。土佐的中島信行是其海援隊的夥伴,自由黨的星亨也長期是陸奧的部下。陸奧還曾自行出馬參選成為眾議院議員,但嫌惡官僚專制政治的態度從未改變。

他在第二次伊藤內閣中擔任外務大臣,在修約及甲午戰爭中活躍的事蹟,已如前文所述。其回顧甲午戰爭外交指導的《蹇蹇錄》,乃是日本外交紀錄的翹楚,展現了現實主義的極致。他因結核病在甲午戰爭後不久便死亡。原敬是受到陸奧影響頗深的人物之一,在原敬龐大的日記中,只有在描述陸奧死去的場面可以感受到其深刻的感情流露。

瓜分中國的進展

受甲午戰爭結果影響,列強遂開始毫不保留地推進過去一直以為是「睡獅」,對其潛在實力尚存一絲尊重的中國。

一八九六年五月,李鴻章藉由出席沙皇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 1868-1918)加冕禮的機會,締結《防禦同盟條約》(中俄密約)。這份條約規定中俄兩國共同因應日本的威脅,以此為名目,俄國由西伯利亞鐵路的一點橫跨中國領土,建設了通往沿海州的鐵路,並獲得經營權(條約為開通後三十六年中國有購回權,八十年無償為中國所有)。這就是東清鐵路(其後的中東鐵路、北滿鐵路),俄國在此確保了無需迂迴中俄北界就能通往海參崴的路徑。又於一八九八年租借三年前甫歸還自日本的遼東半島,更獲得建設由東清鐵路中心哈爾濱到遼東半島前端旅順、大連之東清鐵路南部支線的權利。俄國藉此獲得了長年以來期盼的不凍港。

同年一八九八年,德國藉口其傳教士遭殺害而租借青島,法國則租借廣州灣。另一方面,英國為了對抗旅順、大連及青島而租借威海衛,為對抗廣州灣而租借九龍。與之相比,日本只能要求中國針對臺灣對岸的福建省做不割讓宣言而已。

門戶開放宣言

美國對於這樣的情勢甚感不安。美國於一八九八年與西班牙就古巴問題開戰並獲勝利(美西戰爭),偶然地獲得菲律賓。在此契機下,美國對亞洲的興趣加深,並強烈擔憂中國淪為殖民地之趨勢。美國出於其建國歷程,對於歐洲的殖民統治向來抱持反感;同時也顧慮中國若遭列強瓜分,美國資本將無法進入。因此,美國反對中國淪為殖民地,在既存的列強勢力範圍中,也要求在通商上應保障門戶開放機會均等。這就是一八九九年美國國務卿海約翰(John Milton Hay, 1838-1905)的《門戶開放宣言》。

大多數相關國家在原則上均對此表示贊同。《門戶開放宣言》雖不特別具備國際法性格,但美國認為這是外交的勝利,加強了以此路線向東亞發展的力量。

▲▼日本政治史:以外交與權力的雙重視角,解讀從幕府到冷戰的關鍵時刻。(圖/麥田文化提供)

★本文經麥田文化授權,摘自《日本政治史:以外交與權力的雙重視角,解讀從幕府到冷戰的關鍵時刻
★ 日本最重要的政治學、歷史學者北岡伸一經典作品,繁體中文版全新翻譯審訂
★ 理解幕府到冷戰,日本近代國家政治的前因後果、研究日本政治史演進必讀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