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職競賽狂輸大陸…大學校長:台灣高中生都贏過高職生

▲▼技職競賽、高職、高職生、餐飲、機械。(圖/教育部提供)

▲國際技職競賽台灣輸給以前還覺得「很落後」的大陸。(圖為示意圖/教育部長潘文忠視察國內技職競賽,教育部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今年國際技能競賽台灣只拿10座獎牌,但大陸卻拿30座、成為世界第一,前教育部次長、現任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表示,「台灣很多學生努力拿技術士證,但有些根本沒用,我們還在鼓勵學生去拿」,高中生的創意不比高職生差,同樣在職場累積專業,高職生反而容易暴露基礎知識、人文素養不足的問題。

黃昆輝教育基金會舉辦「當前台灣技術與職業教育問題與對策」,包含教育部、勞動部雙方的官員都到現場一同激盪討論,像教育部長潘文忠、勞動部政務次長施克和、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和工業協進會葉政彥理事長等;而林聰明曾擔任過職業訓練局長與教育部政務次長,是少數同時任職這2單位的人,也在會中提出不少見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技職競賽、高職、高職生、餐飲、機械。(圖/教育部提供)

林聰明表示,過去認為大陸的技職體系遠遠落後,但近幾年他們挹注資金,打造競賽選手培訓、師資、經費、材料、後備團隊、選拔方式和裁判長一套的完整體系,台灣卻還鼓勵學生去考「技術士證」,但有些根本早跟時代脫節;而為期4天的國際賽,除了技術之外,更強調體力跟創意的結晶,過去台灣都在前3名,但為什麼現在越來越慘,是不是技職教育出了問題?

「現在企業缺工,但青年又找不到工作,表示產學連結很差」,林聰明表示,技術士證不是不行,但國外拿到技術士證企業就認同,走到哪都感覺自己「很專業」;台灣如果要改變,就要重新思考技術士證的意義、內容,要讓業界覺得那張證書是「真有實力」,不然再多都沒有用。

▲▼技職競賽、高職、高職生、餐飲、機械。(圖/教育部提供)

另外,近幾年學界一直認為高職不能高中化、高職科大要回歸專業體系,林聰明說,專業知識當然要有,但根據他調查,科大畢業生進職場時很受歡迎,卻比一般大學的人升遷速度慢;不是老闆看學歷用人,而是「專業可以在工作上累積,但學科的基本素養很難,時間一久,差距就出來」,沒辦法多角化運用、溝通與人文素養不足,專業再高也無法表現。

林聰明說,他以前當雲科大校長時,設計學院招收的都是一流高職生,雖然開放高中生報考,不過大多是二流高中生,但學校舉辦主題創意競賽時,高職生多了3年的基礎設計訓練,提出的設計構想卻遠遠不如高中生,「那種想像就是人文素養,也是專業培訓中最缺乏的」,再加上語文能力普遍比高中生差,不只國際化會慢半步,連日常的中文溝通都有問題。

據了解,今年的國際技能競賽,被稱為「技職大國」的德國連一面金牌都沒有,但他們的學生拿到證照,出去找工作都是「抬頭挺胸」;技職競賽輸大陸20面獎牌,林聰明雖然表示對台灣的憂心,但比賽的培訓體系畢竟跟實作不同,他更在意的是,為什麼我們的高職生會不如高中生的表現?技職教育除了強調實作力,人文素養跟產學連結,也是非常緊迫的。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