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真能幫到偏鄉學校? 善心不是只有捐款而已

▲如果不是學校老師,能為教育做什麼?(圖/時報出版授權提供)

文/楊宗翰

離開學校之後,我開始在臺灣各地環島,有時候在有機農場打雜,有時候幫忙自然建築的協力造屋,有時候也到學校或是部落書屋,幫忙課輔或是教一些簡單英文,同時,也開始被邀請去各地的學校分享。我也許沒辦法帶外國人去每一所學校,但是我可以帶著他們的故事到各地與學生或老師分享。然而,走了一圈下來,還是有一些問題出現─學校太多了,根本跑不完。

同時,我們也發現,臺灣每一所學校都需要舉辦各式各樣的講座:生命教育、環境教育、生涯規劃等。這些活動都需要講師,但好的講師通常都住在大城市,他們會覺得自己接臺北或是附近地區的講座就好了,幹嘛特地花上三、四個小時坐火車或高鐵,轉車到偏鄉學校,分享兩個小時後,再花好幾個小時回來?這麼曲折的路程,有時就算有車馬費,講師們的意願依舊不高。偏鄉的學校資源已經相對缺乏了,辦講座的成本又因此比都市學校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當我們說偏鄉的時候,指的不是那種坐落在地處偏遠、人口稀少、風景優美的小校,這些「明星偏鄉」長久以來已經承受了太多來自各界的強勢善意,而且不斷湧入資金、書籍、電腦和食物,這種贈送、感謝、拍照、閃人的公益善心,不一定能真的幫到學生。

書籍不斷湧入,但學生不看,就是在那邊堆著;有了電腦但沒有人教,學生就是拿來上網玩遊戲;食物則是最可怕的,人們捐了各式各樣的點心餅乾,因為不斷湧入,讓有些學生不覺得應該要珍惜食物,有些學生則被垃圾食物毀掉了健康。三餐只能夠吃這些別人捐助的垃圾食物,讓最弱勢的學生成為肥胖風險最高的族群,這是非常荒謬的事情。

我們指的偏鄉其實是那些不在山區、也不屬於市區,鮮少受到關注或是缺乏資源的學校。缺乏資源指的並不是缺乏食物、電腦或是資金。我們指的資源,是那些能夠啟發學生對生命或對學習熱忱的資源,這些資源可能是一本書、一位老師或是一位能夠影響學生的人。

當我們說能夠影響學生的人,我們指的並不一定是那些在政治、經濟或是學術上功成名就的大人物,而是那些曾經和學生們一樣對生命感到疑惑或迷惘的青年朋友們;還有在現今的社會現實挑戰下,仍努力實踐理想並走出自己道路的小人物們。我們都曾懵懵懂懂,在校園內為人生徬徨著;我們也許有各自專精的領域,但其實不完全清楚自己學那些東西的用意。後來,我們之中,有些人開始旅行、到國外工作;有些人創業,用自己的方式在這個社會上創造自己的人生。我們漸漸發現,從課本裡學來的東西和在學校之外所學到的,根本完全不能比。

我們學到了許多真心希望自己在學生時期就能知道的事。同時,我們也逐漸意識到,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不是各自獨立、無關。所有的問題其實盤根錯節,互相牽連,推到最源頭,許多人都會同意,「教育」可能是所有問題共通的核心。

●作者楊宗翰,成大環境工程系暨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畢業,2015年退伍後,用兩年的時間在臺灣環島旅行,將沙發客來上課計畫拓展到臺灣各地學校及單位。現為空屋筆記部落格格主、沙發客來上課計畫負責人、新夢See More協會講師。本文出自時報出版新書《沙發客來上課:把世界帶進教室》,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