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總統選舉勝負已定 現任總統得票率逾7成

▲▼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圖/路透)

▲現任總統瑙塞達以逾7成得票率領先對手、現任總理席莫尼特。(圖/路透)

文/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26日專電

立陶宛總統選舉26日舉行第二輪投票,目前開票率已近99%。立陶宛中選會的資訊顯示,現任總統瑙塞達以逾7成得票率領先對手、現任總理席莫尼特,勝負已定。

立陶宛12日舉行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瑙塞達(Gitanas Nauseda)及席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分別以約44%及20%得票率進入第二輪投票。根據立陶宛選舉規則,若沒有總統候選人在第一輪投票贏得絕對多數(即得票率超過50%),則由得票率第一和第二的候選人進入第二輪的決選。

立陶宛總計有1895個選區。根據中央選舉委員會(CEC)的資訊,在1874個選區完成開票後,瑙塞達以約75%的得票率領先,席莫尼特的得票率則近24%。

CEC表示,總統大選第二輪的投票率為49.61%,26日投票及提前投票的選民分占38.58%及11.03%。今年選舉人名冊總計有238萬5234名選民。這是繼2019年後,瑙塞達及席莫尼特再度於總統大選對決。

立陶宛總統任期5年,可連任一次。立陶宛為「半總統制」國家,總統掌外交、國防、安全事務大權,原則上需與由總理領導的政府密切協調。

今年10月,立陶宛將舉行國會大選,隨後由多數黨組成政府,推薦總理人選並與總統協商。總理由總統經國會同意任命。在10月國會大選登場前,席莫尼特將繼續擔任總理。

俄羅斯威脅和國家安全是立陶宛總統大選最熱門焦點議題,但與中國和台灣的關係也引發高度關注。

選戰期間,瑙塞達再度提到有必要讓「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中、英文名稱取得一致。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正式英文名稱為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Taiwanese可解釋為「台灣的」、「台灣人」,或者「台灣人的」)。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