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腦變形蟲結案!曾玩水民眾追蹤期滿「無疑似症狀」 感染源仍不明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圖/記者洪巧藍攝)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北部一名30多歲女性感染俗稱「食腦變形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死亡,發病前曾兩度前往新北市某室內親水設施,設施相關水體檢測全數陰性,另在作為對照組的地下室積水檢出1件陽性,經評估沒有曝觸風險,也因此感染源仍未有定論。疾病管制署今(24)日宣布風險期間曾去玩水的民眾追蹤至昨天期滿,都沒有疑似症狀,另有21人沒有聯絡上,都發送簡訊通知,近期亦無不明原因腦炎通報,案件宣告結案。

▲▼新北市發生食腦蟲奪命事件,疾管署8/24公布追蹤者最新情形。(圖/疾管署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北市發生食腦蟲奪命事件,疾管署8/24公布追蹤者最新情形。(圖/疾管署提供)

北市一名30多歲女性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死亡,為12年來首見,也是國內第二例。由於發病前曾去新北市某親水設施遊玩,衛生單位三度進行水質、環境採檢。另也針對7/21~8/9的曾經到該場域遊憩的民眾,以最後暴露日為準,進行健康關懷14天。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總計追蹤員工與顧客642人,最晚監測至昨(23)日,其中有621人聯繫上,都無腦炎疑似症狀,另21人沒有聯絡上,已經發送簡訊進行通知,但也無接獲回報有腦膜炎疑似症狀。

至於檢驗,總計56件檢體,其中55件與親水設施相關之水體檢驗結果皆為陰性,1件地下室積水之檢驗結果為陽性。經調查該陽性水體應來自自然環境,而非親水設施用水,未與親水設施用水交流,民眾無暴觸風險。

疾管署已建議該設施遵循「營業場所傳染病防治衛生管理注意事項」浴池、游泳池或戲水池等遊憩用水,每日至少測定4次水中酸鹼值與自由有效餘氯,並確保水中自由有效餘氯持續保持在1至3 mg/L之規定,始得開放使用。

▲▼新北加強稽查31家泳池戲水場所,5家餘氯不合標準令限期改善。(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發生食腦變形蟲死亡個案,新北加強稽查泳池戲水場所。(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疾管署指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為淡水湖泊、河流中自然生存的單細胞寄生蟲,喜好溫暖環境,能生存於46℃的溫熱環境中,在更高的溫度下也可短暫存活。溫暖的淡水(如湖泊及河川)、溫泉水、工廠排出的溫水、含氯量不足的游泳池、熱水器及土壤中都可發現其蹤跡,人工水域維持水中自由有效餘氯在1 mg/L以上,即可有效抑制。

疾管署提醒,籲請民眾於戲水或泡溫泉等活動時,應避免水進入鼻腔,或避免將頭部浸泡於水中,於自然水域戲水時,亦應避免攪動底部池水或淤泥;戲水或泡溫泉後出現發燒、頭痛、噁心或嘔吐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護人員相關接觸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