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非傳統政治人才能領導台灣 郭台銘經濟5布局:打造黃金30年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圖/記者湯興漢攝)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鄭佩玟/台北報導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近日宣布「重出江湖」,不只針對高等教育提出5大政策,今(4)日也對國家經濟戰略發表5大布局,喊出打造台灣下一個黃金30年。郭台銘直言,許多中小企業主告訴他「焦慮到無法成眠」,但政客只關心個人與政黨利益。郭強調,「能為兩岸帶來和平、能為經濟帶來繁榮、能為社會帶來正義,具有開創精神的經濟人,非傳統的政治人」,才有資格成為中華民國未來領袖。

郭台銘今午在臉書發文,表示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全球陷入「新冷戰」(New Cold War),以美國與中國大陸為首的兩大集團,從國防、經濟、金融、貿易、外交,到地緣政治,隨處可見兩大強權政治角力的痕跡,兩隻大象的衝撞,已經對台灣經濟與民生產生嚴峻的衝擊,「出口連十黑」、「進口連七黑」、「工業、製造業指數連十二黑」、「總體經濟連續兩季負成長」,也對中小企業與民生經濟產生巨大衝擊。

「許多中小企業主告訴台銘,焦慮到無法成眠」,郭台銘說,從聯合國「2050淨零碳排」宣示、歐盟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數位轉型瓶頸,到最新「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影響,對台灣近160萬家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逾98%)都是轉型升級的關鍵,也是無比嚴峻的挑戰;小市民的生活不好過,去年(2022)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4,417元,年增2.8%;每人每月總薪資年增率也達3.45%。但納入通膨因素,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1,357元,年減0.15%,已經連續兩年負成長。

郭台銘表示,低薪、高房價、青年高失業率問題依然無解,但政客只關心個人與政黨利益,抹黑、造謠、攻訐佔據媒體版面,有誰真正關心台灣面臨的問題、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小老百姓面臨的壓力。他並強調,根據美麗島電子報6月底最新民調顯示,60.1%民眾認為「包括物價、就業、經濟景氣,國內目前的整體經濟情況並不好」;80.2%民眾認為「明年新總統與執政黨應該優先重視『提振國內經濟』」,在所有選項中排名第一。

「能為兩岸帶來和平、能為經濟帶來繁榮、能為社會帶來正義,具有開創精神的經濟人,非傳統的政治人」,才有資格成為中華民國未來領袖,郭台銘說,他將領航台灣跨越挑戰,改變台灣帶給大家新希望,因此提出五大主張:第1、重塑台灣在全球經貿戰略布局,成為G2供應鏈「全球經貿樞紐」;第2、思索三大產業次世代龍頭明星,成為經濟持續增長發動機;第3、協助中小企業因應變局,讓台灣成為「隱形冠軍」孵化器。第4、關注民生經濟,實現社會正義,全民共享經濟果實。第5、創造兩岸和平,才能引資納才,增加國家整體競爭力。

郭台銘強調,「和平、繁榮、清廉」是台灣生存的命脈,「願景、格局、戰略」是未來領袖的高度,「台灣人民希望改變,改變帶給台灣人民希望」。郭說,不論未來擔任甚麼角色,他都熱愛中華民國,「打造台灣下一個黃金30年」,不僅是他為中華民國的「國家總體經濟戰略布局」,更是對中華民國與台灣人民始志不渝的承諾。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