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水氣夾擊!「全台下2天」周三雨最多 下波更強冷空氣探13度

記者陳俊宏/台北報導

南北水氣夾擊!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今天(8日)表示,北方高壓東移,南方有低壓系統發展東移,台灣附近的天氣轉趨不穩定,配合上低壓帶來的水氣,今和周三有波雲雨帶通過台灣,降雨將會增多;另外,周日下半天開始到晚上,新的一波冷空氣逐漸報到,北台灣空曠地區低溫有機會降到13、14度。

▲中央氣象局發豪大雨特報,全台強降雨明顯。豪雨,梅雨,豪大雨,下雨,雷雨,大雨特報(圖/記者林敬旻攝)

▲今起兩天全台有雨。(圖/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彭啟明在臉書說,這幾天大致維持類似天氣,不過,整體而言水氣增多,東北部雨勢可能略增強加大,西半部雲量逐漸增多轉偶陣雨,中南部有機會下點雨,這是很不一樣的地方。

彭啟明指出,目前南海上正有一個東風波擾動,小低壓正往越南方向移動,暖濕的水氣會透過中層大氣往北傳送,加上北方高壓東移,南方有低壓系統發展東移,台灣附近的天氣轉趨不穩定,配合上低壓帶來的水氣,今和周三有波雲雨帶通過台灣,降雨將會增多。

▼水氣從原本的北部、東半部,已逐漸擴展到中部。(圖/氣象局)

天氣圖。(圖/氣象局)

▼今晨0時至8時半累積雨量圖。(圖/氣象局)

天氣圖。(圖/氣象局)

彭啟明表示,迎風面的東北部到北部及東半部,這兩天雨勢會較大一些,會比綿綿細雨還要強,由於已經連續下了很久時間,仍要注意土石的滑動;大家最關心的中南部雨勢,主要應該是要靠山區容易有降雨,預估最多10至30毫米,平地降雨則較少可能是偶飄雨,雖雨量可能不多,無法一次紓解旱象,但在乾旱時期,任何一滴雨都是彌足珍貴,今、周三或到周四可期待。

彭啟明提到,周四開始,系統又逐漸回到東北風為主天氣,北部、東北部仍持續陰沉偶雨,要轉晴都還遙遙無期,中南部逐漸轉情,類似天氣到周六。

彭啟明提醒,周日下半天開始到晚上,新的一波冷空氣逐漸報到,這波北方冷高壓南下,整體來說比前幾波結構更好更強一些,低溫的時間點會落在下周一、下周二,北台灣空曠地區低溫有機會降到13、14度,都會地區低溫也有可能到15度上下,是否會到習慣上定義的冷氣團的程度,就有待觀察。

彭啟明說,近期東亞就是入冬一波波有時間序列的冷高壓逐步南下,在中國北方的低溫,每周都破入冬新低紀錄,整體大環境上,是相當正常的冬季特徵,還沒有特別冷的跡象,不過,相較這幾年大家習慣的全球暖化下的暖冬,有些人會感覺仍較冷;而冷空氣要到台灣,強度上都減弱不少,東北部陰雨的天氣仍持續。

天氣圖。(圖/氣象局)

▲▼今雨區預報圖。(圖/氣象局)

天氣圖。(圖/氣象局)

中央氣象局預報員劉沛滕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指出,今東北季風和南方雲系影響,各地雲量偏多也有降雨機率,其中北台灣和宜蘭降雨較明顯,中部和花蓮也會慢慢轉為下雨天氣,中部上半天還沒很明顯,但下半天易有雨,而南台灣部分地區也會下雨,民眾外出記得攜帶雨具。

劉沛滕說,南方雲系影響到周三,又以周三水氣最多。氣象局提醒,周三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大台北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

劉沛滕分析,東北季風周四減弱、水氣減少,各地較穩定、略回溫,北台灣低溫可來到20度出頭,相對溫暖一點;但周四至周六仍有點偏東北風、偏東風,北部、東半部多少還是有些降雨。

劉沛滕表示,下波東北季風增強時間往後延到周日,目前預報北部低溫15、16度,仍有變化可能;時序進入12月中,越來越有降溫,是否能達到冷氣團強度還要再看,但目前預報是還沒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