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啟明宣示上任4大重點政策 碳費優先「棍子與蘿蔔並行」

▲▼新任環境部長捧啟明提出上任後的三大重點政策,首先是碳費,將採取棍子與蘿蔔並行。(圖/記者許敏溶攝)

▲環境部長彭啟明提出上任後的三大重點政策,首先是碳費,將採取棍子與蘿蔔並行。(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剛上任的環境部長彭啟明,今(21日)提出「精進環評審查、加速碳費徵收、務實改善空品、公開首長行程」等四大主張。彭啟明坦言,碳費徵收是上任後第一個挑戰,最快8月底正式公告碳收費辦法,而台灣推動減碳是用碳費當棍子,但沒有紅蘿蔔,未來落實碳費需要找新的方法,美國的租稅抵減、日本發行氣候債券是兩個值得參考的例子,未來要找出適合台灣的蘿蔔政策。

彭啟明昨接任環境部長,今下午馬上舉行「與記者有約-談環境部業務展望」記者會,會中彭啟明提出「精進環評審查」、「加速碳費徵收」、「務實改善空品」與「公開首長行程」四大主張,更強調60%的精力將用在讓淨零路徑盡快上軌道,而其他的業務也已掌握7、8成,將與環境部同仁共同努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彭啟明指出,全球74個國家或地區已經實施碳定價,而且歐盟還推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台灣也不能例外,我國將採用碳費先行,配合國家減碳目標,加大加速減量,並參照國際碳定價作法,協助產業進行過渡轉型,由於「碳費收費辦法」、「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及「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三項草案,已經在4月29日預告,預計8月底前可完成三項子法的發布作業,讓碳費徵收對象能及早規劃減碳措施與至2030年的減碳路徑,並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以申請適用優惠費率,促使收費對象加快、加大減量腳步。

碳費審議會召集人、環境部次長施文真則說明,目前正在進行各種費率的經濟衝擊評估,預計在六月底、七月初再次召開討論。

不過,彭啟明也坦言,台灣推動減碳是用碳費當棍子,但沒有紅蘿蔔,也導致出現不少碳焦慮,未來若要落實碳費,則需要找新的方法,也看到其他國家有更好誘因,像是美國的租稅抵減、日本發行氣候債券是兩個值得參考的例子。

彭啟明強調,環境部未來會想出辦法,讓棍子與紅蘿蔔一起發揮效用,並找出適合台灣的蘿蔔政策,但其中執行上有很多細節與困難,未來會多多參考其他國家政策,他也說,不會站在商業的立場去執行。

至於「穩健務實改善空氣品質」部分,彭啟明表示,精進空品並保障民眾健康,一直是環境部重要的核心價值,在今年4月底預告修訂加嚴空氣品質標準,將搭配第二期空污防制方案八面向、37項減量策略,採取務實穩健步伐逐步改善空氣品質。

彭啟明進一步說明,在精進環評審查措施部分,環境部在今年初與經濟部溝通後,已經提出兩階段初審新措施,並納入環境保護及監測更高標準的檢核表,創造開發單位、環保團體及政府機關的三贏局面。

未來希望達成「6個月至1年內完成審查」的具體目標。至於基隆四接部分,彭啟明表示,將研議邀請經濟部或開發單位、公民團體各推薦「海洋生態、操船安全、港埠營運」等領域專家參與,以利專業探討環境議題,尋求共識。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