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鷲山/從山林復育到四期教育 「神仙居」的修行之路

文/賴芃縈

▲▼靈鷲山四期教育。(圖/記者賴賴攝)

▲這裡是「戲棚地」從這裡走三分鐘就到神仙居。

就在春意正濃的時節,卻意外迎來了一波驚人的炎熱,氣溫高達31度午後,我與陳瑞娟師姐相約貢寮國中。師姐賢伉儷騎著機車來,深怕到訪者迷路,師姐上車一路上熱情解說。

從貢寮國中啟程,隨著蜿蜒而曲折的道路向上行駛,約莫十分鐘,抵達了「戲棚地」。從此處前往「神仙居」,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芬多精,遠山近樹全是綠,這裡被稱為秘境一點都不為過。

以靈性生態照護山林

瑞娟師姐以靈性生態的概念來照顧這座山林,堅持不使用除草劑,不破壞土壤的方式開墾,並將自家部分土地提供作為公用,目前生態逐漸回復,食蟹獴、穿山甲及山羌等動物也重新現蹤。

瑞娟師姐可謂是模範退休老師,不僅退休後要照顧這一甲山林,這並不影響她學佛的意志力,每天清晨五點線上課程一小時,精進的聽課作筆記,不愧為人師表的典範。

▲▼靈鷲山四期教育。(圖/記者賴賴攝)

▲每天精進學習的筆記。

無心插柳柳成蔭 積極參與四期教育學習 

她提起與佛結緣於八年前,前前後後去過一些道場,也都有所收獲,直到去年過年期間,媳婦邀約公公一起到靈鷲山走走,原來離自家這麼近的靈鷲山,和「神仙居」一樣充滿著靈氣,就在文化走廊,有緣認識寶髻師,並被「四期教育」的海報及卡片深深吸引。

返家後,她深入研究靈鷲山與心道法師,驚喜地發現心道法師不僅是一位大修行者,更是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創建者。這與她所認知佛教的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宗教特性是一致的,於是她立刻報名「四期教育」線上課程。

善法欲強大線上自學好方便

2023年一月第一次參加四期教育全球線上課程開學典禮,從教育院員工分享自己的宗教背景非佛教,卻因為擔任美術必須天天與佛為伍,進而潛移默化,於是對課程中所見的故事插圖,都特別有好感,她也參加靈鷲山心寧靜教師營課程和佛學院假日學佛線上課程,甚至參加2023四期教育成佛有你全球徵文,不為比賽,只為支持「四期教育」。

2023年是瑞娟積極精進四期教育的一年,花了幾個月完成三門線上課程,包括基礎《皈依三寶》、阿含期初階《初轉之法》、阿含期進階《無我之道》,六月在靈鷲山聖山寺參加三天二夜的阿含期進階「無我之道」營隊課程時,對於講師活潑生動的教學印象深刻,尤其是幫助理解與記憶的體驗活動設計,和加入故事教材的授課方式,都相當認同,瑞娟師姐告訴媳婦下次一定要報名營隊,原來學佛可以這麼有創意。

從父親過世開始念經,接觸佛法到現在,體會到每個人的生命都有著自己的功課,在工作上、家庭中和生活裡,瑞娟師姐說學佛後,讓她對過去輔導教育有了更上一層的體認,從「四聖諦」中明白離苦得樂的真理,那麼所有的念頭都得以離苦為目標,而非製造另一種苦,例如:憤怒不是尋找其他方法發洩,而是轉念。只能在這個境界裡不斷自我提升。

▲▼靈鷲山四期教育。(圖/記者賴賴攝)

▲陳老師聽經聞法,將學佛視為退休生命的重要部分。

生命三等分:家庭、社會、學佛

退休後她將生命分成三等份,一份家庭、一份社會、一份學佛。現在她也常鼓勵女兒和媳婦來參加線上課程,這真的是最便利的學習方式,體貼的配合所有人的學習時間,而「課間活動」解決課程上的疑問,另外線上課程的小測驗和作業的設計,她以三十年退休老師身分來肯定這份學習教材的用心。

瑞娟師姐滿懷感激地表示,自己似乎是一位相當幸運的人。從童年到成年,她順利地成為了一名教師,接著步入婚姻生活,人生一帆風順,因此,她很少有機會修忍辱。然而,自從擁有孩子以後,她開始面對自己不那麼好的脾氣。學習佛法,她了解到生命的實相,並懂得人必須學習離苦,她積極自我修練,學會包容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境界。

瑞娟師姐說:雖然只是初步踏入四期教育,有了好的開始,但願自己真能永不懈怠,朝向每次上課前對佛菩薩的的發願:「直至菩提永皈依」,「為利眾生而成佛」。

▲▼靈鷲山。(圖/賴賴)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名家熱門新聞

愛劈腿?圖解6大「感情線」手相

7道超下飯的絞肉料理

夢到貓咪代表什麼意思呢?

阿榮/按鍵精靈 - 電腦自動化

發音不標準!花生變陰莖...

不要讓報Paper成為沈重的負擔

中風不可怕自我放棄才可怕

害死你的「自殺式」防身術

學會這4招 成功挽回出軌男人心

在叢林迷路時請停留在岸邊

中西保志的款款深情

用一生時間證明善良傻一點何妨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