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信徒紮根「東方麥加」湄洲島! 經營餐車小賣部:更貼近媽祖

記者蔡儀潔/福建報導

有「東方麥加」美譽的福建湄洲島,是媽祖信徒朝聖之地,也有不少台灣人紮根在島上,或開創文旅事業,或虔誠服侍媽祖。在媽祖祖廟擔任義工的王淑華向《東森新媒體ETtoday》表示,在湄洲島更貼近媽祖文化,所有經歷和父輩口耳相傳的故事,變成點線面畫成了一幅圖。

▲▼湄洲島台青。(圖/記者蔡儀潔攝)

▲王淑華在整理餐車的產品。(圖/記者蔡儀潔攝)

俗話說「天下媽祖,祖在湄洲」,出生宜蘭的王淑華與和丈夫饒瑞和,因遇上2008年金融風暴,收掉開在崑山的運動器材工廠,信奉媽祖的夫妻倆在因緣際會下,2021年到湄洲媽祖祖廟做義工,薪水僅1700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7200元)。

「台灣有句話叫『拜媽祖也要顧腹肚』」,王淑華受訪表示,祖廟廟方在聖旨門廣場安排了位置,他們經營餐車小賣部,服務來上香的信徒,閒暇之餘賺一點生活費,不過盈利的一半要奉獻給媽祖,平均每人月收入約7000元(約新台幣3萬元)。

▲▼湄洲島台青。(圖/記者蔡儀潔攝)

▲王淑華。(圖/記者蔡儀潔攝

雖是台灣夫妻經營,但並沒有販售多種台灣飲料零食。對此,王淑華表示,香客與遊客完全不同,更加講究速度,所以基本套用便利商店模式,以前也曾賣過臭豆腐,但因味道太大被認為不文明不雅觀,最後取消了,「很多人在問為什麼你這裡沒有什麼台灣特色,我告訴他說沒有特色,就是我最大的特色。」

對王淑華來說,無論台灣的媽祖還是湄洲媽祖,在她心裡通通都一樣,若有什麼不同的感受,那便是在湄洲島能更瞭解媽祖文化,因為祂的根在這裡、發源地在這裡,「我所瞭解的和父輩那一代傳承的,全部都變成點線面,畫成一幅圖。」

▲▼湄洲島台青。(圖/記者蔡儀潔攝)

▲來自高雄的鄭雅萍。(圖/記者蔡儀潔攝)

同樣在湄洲島的台灣人還有來自高雄的鄭雅萍,她因結識了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贊,加上瞭解當地的福利政策,於2018年底將自創的「馬蹄鐵」餐廳開到島上,成為湄洲島第一家台資餐飲企業。

鄭雅萍開設的「馬蹄鐵餐飲吧」屬於一種復合式音樂餐廳,並融入台灣元素。她表示,剛來時發現大陸消費者口味偏甜,苦味的咖啡賣得並不好,反而台式奶茶大受歡迎,店裡就有賣波霸珍珠奶茶、奶茶三兄弟等。

鄭雅萍分享訣竅在於茶類不一樣,她選擇從台灣進口原材料,用的是古早味紅茶做基底,因此沖製出來的各類奶茶味道更特別。

這幾年隨著湄洲島文旅產業快速發展,鄭雅萍的餐飲事業越做越大,在沙灘邊、文甲碼頭等地都陸續開分店。身為媽祖信徒的她表示,因媽祖的緣分才來到湄洲,「我一定會陪伴媽祖在這裡。」

資料顯示,湄洲島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全球49個國家和地區有上萬座媽祖分靈廟,敬仰者達3億多人;每年來島朝聖觀光的台灣民眾達30萬人次,是海峽兩岸往來最密集的地區之一。隨著近年文旅產業蓬勃發展,截至今年4月24日,湄洲島年內累計接待遊客突破100萬人,比2023年提前了12天,按年增長21.9%。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