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登上《TIME》喊不跟中國當敵人 邀習近平來台吃美食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圖/時代雜誌)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圖/時代雜誌)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前駐美代表蕭美琴正式組成「賴蕭配」,並於21日上午前往中選會完成登記。賴清德也登上國際知名雜誌《TIME》,《TIME》以「Taiwan’s Presidential Frontrunner Faces a Balancing Act With China」(台灣總統候選人面臨與中國的平衡)為題撰文。

在文章的開頭,《TIME》描述賴清德的成長背景,他在台灣最北邊名為萬里的煤礦村莊長大,每逢颱風過境,總會吹翻他家的屋頂,父親在他2歲的時候在事故中過世,母親獨自撫養6個孩子,賴清德從小沒有玩具,但有榕樹可以攀爬嬉戲,衣服不會是新的,也沒有特權,只能拼命證明自己。

賴清德在接受《TIME》訪問時說,父親留給他最大的資產之一就是「貧困」,他說,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他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更加努力。《TIME》雜誌指出,在他們談話後兩天,賴清德回到老家萬里參加競選活動,迎接他的是震天的「總統好」的民眾歡迎聲,而賴清德也向支持群眾表示,他會努力改善老年人的交通、醫療建設,同時也強調他的首要任務,就是維護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

《TIME》表示,或許賴清德這一天不用再像小時候那樣擔心颱風會吹翻自家的屋頂,但地緣政治的颶風,正襲擊著台灣人民。北京將這個擁有2300萬人口的自治島嶼視為自己的領土,並一再揚言要收回台灣,甚至不排除採用武力進犯。

《TIME》指出,這次選舉對於全球來說極具深遠的影響,台灣是全球第16大貿易經濟體,全球90%的先進半導體晶片都是由台灣生產,這對於每一個產業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經統計,在不考量相關制裁、軍事動作的前提下,若對台灣進行封鎖,會造成超過2兆美元的經濟影響。

「賴清德深知戰爭對任何人沒有好處。」《TIME》引述賴清德的受訪談話指出,台灣希望跟中國成為朋友,不想成為敵人,歡迎習近平到台灣,他會準備台灣的美食給他品嚐。

對於歐洲與中東的戰爭,台海的局勢也備受各界關注之際,《TIME》表示,中國經濟正遭受嚴重的衰退,中國青年失業率46.5%,全球第二大經濟體10月再次陷入通貨緊縮。外交部長吳釗燮則告訴《TIME》,台灣很容易成為中國的代罪羔羊。

賴清德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於台灣人來說是嚴正的提醒,和平不可以被視為理所當然,所以去年總統蔡英文恢復1年期的義務役役期,國防支出也創下新高,佔GDP的2.6%,而10月份,台灣推出第一艘國造潛艦,「如果中國要武力犯台,我們就必須保衛我們的國家」。

賴清德強調,民進黨堅決拒絕「九二共識」,任何此類的讓步都等於放棄台灣的主權,「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支持獨立,這意味著堅定支持我們的生活方式,包括民主、自由與人權的普世價實」。

《TIME》指出,台灣2023年的經濟成長率約為1.61%,是8年最低,近來民進黨爆發性騷事件,賴清德向《TIME》表示,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事,不過他強調,改革會引導民進黨、台灣社會建立一個更加性別平等的環境。

對於台灣經濟的趨緩,這讓中國開始釋放各項誘因,除了取消陸客禁令,也讓台灣企業進入福建省,國民黨的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在外媒的訪問中提到,台灣與北京的對話,可以化解危機,確保和平與穩定的途徑。

對此,賴清德強調,民進黨仍可以維護台灣的主權,不需要認可統一的幻想(fiction of reunification),他希望擴大台灣日益健強的經濟網絡,讓台灣成為全球經濟與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提高衝突所帶來的代價,「雖然半導體是台灣的優勢,但也是台灣對於國際社會的責任」。

在文章的尾聲,《TIME》談及民進黨立委趙天麟10年前與中國籍女子的婚外情照片外流,而導致退選,以及8月份賴清德出訪巴拉圭時,有所謂偽造文件流傳,聲稱台灣承諾提供3.2億美元協助興建社會住宅等訊息。

《TIME》指出,中國方面,對於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做出激烈的回應,也禁止眾多台灣的產品,包括鳳梨、釋迦、石斑魚等,且中國在禁止這些產品的選擇上,都是精心設計過的,都是在特定的選區造成壓力,特別是給予民進黨現任立委施壓。

《TIME》提到,中國打擊LGBTQ 的權利,而賴清德在10月時,親自走上街頭,參與同志大遊行的活動。賴清德表示,「他支持同婚議題是非常自然的選擇,因為他堅信自由、民主與人權價值。」相對於中國,連前總理李克強去世後情感過於豐沛的悼念內容都刪除。

在《TIME》的文末,敘述即便兩岸只隔100英里,但兩個社會彼此間的差異日益增加,而未來身為礦工之子的賴清德,將不畏懼各項挑戰,義無反顧地付出努力,以持續確保台灣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