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補貼資格合理? 時力立委舉證揭「幫不到」:大撒幣政策買票

▲▼時代力量委員邱顯智、王婉瑜回應黨內決策委員議題。(圖/記者陳煥丞攝)

▲邱顯智(左)與王婉諭(右)回應時事議題。(資料照/記者陳煥丞攝)

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行政院會16日通過內政部提出「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方案」,針對僅有1筆自用住宅貸款、家戶所得合計新台幣120萬元以下,且原始核貸金額台北市850萬元以下者,一次撥付3萬元。對此,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批評「大撒幣政策買票」,年輕人需要的是改變不合理的房價所得比,而不是一次性發放、漫無目的的給予補貼;同黨立委邱顯智也說,不考量房貸負擔率,只用家戶所得120萬元以下去切,根本幫助不到房貸負擔最沉重的族群,也達不到「減輕房貸負擔」的政策目的。

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今天轉述,行政院長陳建仁說,為因應央行升息,對中產階級帶來壓力、衝擊,政府規劃房貸補貼方案,提供每戶一次性3萬元支持,預估減輕55萬房貸戶負擔。

對此,王婉諭受訪批評,坦白說,看完方案後她並不理解行政院這項政策除了「大撒幣」、「政策買票」之外的意涵為何,時代力量長期反對治標不治本的「補貼」政策,尤其本次的房貸補貼僅有一次性發放,對於民眾買房的支持仍然非常有限,「本次政策是針對已經有貸款者,而非未來要買房的人,更讓我覺得行政院完全搞不清楚居住正義的內涵。」

王婉諭表示,要落實居住正義,需要更切實討論「房屋商品化」的炒作和囤房現象,時代力量長期推動空屋稅、囤房稅,就是希望從制度和結構面來改善房價問題,面對高房價,年輕人真正需要的是透過制度來改變不合理的房價所得比,而不是政府一有錢就漫無目的給予補貼。

此外,針對立法時程,王婉諭指出,房貸補貼如果要以「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做為法源依據,應該要尊重立法院的審議過程,並且事先與立法院溝通說明,而不是在條例都還沒審完、預算也還沒送的情況就直接倉促宣布,這樣的作法對於民眾非常不負責任,更不尊重立法院的職權行使。

王婉諭呼籲,與其倉促宣布消息惹民怨,內政部更應該清楚說明包含:如何清查?如何審核?民眾如何救濟?直接透過金管會提供名冊審核,是否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對於個資利用的規範,審慎研議相關辦法可能衍生的爭議?她強調,如果政府每次遇到超徵稅收,就用濫發補貼和大撒幣的方式,那不僅缺乏政策延續性,更無法根本解決民眾的民生困境,呼籲新內閣不要再用這樣的思維來進行政策擘劃,否則人民對新內閣的期待恐怕將會落入谷底。

拿家戶所得當門檻 邱顯智揭穿盲點:根本幫不到最沈重的族群

另一方面,邱顯智則指出,房貸補貼政策的荒謬,這幾天已經做出許多批判,今天看到行政院的方案,不僅政策邏輯不通,連門檻設定也荒誕不經,比起家戶收入,房貸負擔率才能衡量那些人是最需要幫助的人。

邱顯智指出,2022年第三季全國的房貸負擔率為40.55%,台北是67.07%,新北是53.66%,以聯徵中心的數據概算,年收入0至20萬的房貸族,平均貸款金額894萬,這個族群平均月收入0.83萬元,用30年利率2%估算,月繳房貸3.3萬,房貸負擔率將近400%;20至40萬的房貸族,平均貸款金額653萬,平均月收2.5萬,月繳房貸2.41萬,房貸負擔率96.54%。他推估,這兩個族群一定有所得低報的問題。

邱顯智進一步指出,40至60萬的房貸族,房貸負擔率是57.04%,另外60至80萬、80至100萬、100至120萬的依序是57.04%、44.61%、40.17%,房貸負擔率大多低於全國平均的40.55%,或是雙北的67.07%、53.66%,換言之,這些族群的房貸負擔率還低於平均。

邱顯智直指,不考量房貸負擔率,只用家戶所得120萬以下去切,根本幫助不到房貸負擔最沉重的族群,根本達不到「減輕房貸負擔」的政策目的。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