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篩才15分鐘「為何會塞車」 醫檢師3大QA揭內幕:所以要排隊

▲▼新北市土城醫院快篩站,快篩站外觀,民眾接受醫師篩檢。(圖/記者呂佳賢攝)

▲許多人都不懂為何快篩還會塞車。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記者呂佳賢攝)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近來「校正回歸」鬧得沸沸揚揚,就有一名醫檢師忍不住替醫護發聲,表示快篩雖然15分鐘就出來了,但是因為精準度較低,所以「不能當作確診病例」,之後還要做相對耗時的PCR核酸檢測,因此才會出現塞車情形。貼文曝光後,隨即引發網友熱議。

這名女網友在Dcard上,以「我是醫檢師,我要為醫護發聲」為題發文,提到最近出現不少謾罵聲,讓她特別心疼不眠不休的防疫人員和醫檢師同仁,為了幫第一線人員發聲,她也整理出3個QA來解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Q1:為什麼檢驗會塞車?快篩不是15分鐘就出來了嗎?

A1:目前篩檢都採雙份檢體,其中一份做抗原快速篩檢,確實15分鐘就出來了,但因準確度較低,所以不能當作確診病例,「只會被當作高危險群隔離起來」。接著,就會進行PCR核酸檢測,這不論是流程或採檢前的處理步驟均非常耗時,所以原PO也呼籲,「不要再說15分鐘就可以出爐的報告是在拖什麼了!」

Q2:PCR有什麼耗時的?有需要這麼多天後才公布校正回歸的確診病例嗎?

A2:醫檢師每天都守在篩檢站做實驗,事實上,檢驗科要做的篩檢不只有新冠病毒,因此原PO強調,「我相信報告不會延遲,但是會有更多人死於其他重輕症!」

Q3:做完PCR就好了,為何會有通報數量誤差的問題?

A3:醫檢師除了做實驗還要發報告,他們在結束整天的實驗後,才會上「傳染病通報系統」通報,龐大的數據實在很難在每天下午2點前完成,「來不及的就是要排隊,排隊的還是要盡快做完」,因此現在才會有所謂的校正回歸,必須把「真正陽性的時間回歸到每一天,才能精準的反映出疫情情況!」

▲▼日本新冠肺炎PCR檢測。(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PCR核酸檢測較為耗時。圖為日本新冠肺炎PCR檢測情形,與本文無關。(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此外,原PO也透露PCR核酸檢測的流程,首先,要先從病人的檢體萃取冠狀病毒的RNA;接著,再將萃取出來的RNA利用反轉錄酶的作用轉成cDNA,並以PCR技術放大基因產物;最後,則是偵錯結果,傳統RT-PCR會透過螢光染色和膠片電泳法來呈現,Real Time PCR(即時聚合酶鏈式反應)則是利用儀器偵測螢光記錄反應結果。

原PO坦言,雖然國人都對疫情感到緊張,但她還是很希望大家可以少說一些風涼話,「多一點的體諒和溫暖,台灣加油!」

貼文一出,不少網友都留言回應,「醫護人員辛苦了,加油」、「辛苦了!真的很感謝醫護人員的協助!有你們真的很溫暖」、「完全不是你們的問題,第一線人員辛苦了」、「幫集氣,醫院也不是只有新冠患者」、「少出門少接觸,相信疫情能慢慢好轉的」、「辛苦在第一線的你們,謝謝你們」。

本文經原PO授權引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