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發現KOI-351擁有7顆行星 非常擠!

▲天文學家首度發現擁有7顆行星的系外行星系統KOI-351。(圖/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天文學家利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觀測資料,發現第一個含有7顆行星的系外行星系統KOI-351,或編號為KIC 11442793。特別的是,這個系統非常緊密,全部7顆行星可以塞進1AU範圍內,也就是地球與太陽之間的空間內。

事實上,這個研究團隊總共公布了14顆新確認的凌日候選行星,且在這項研究中,最讓他們驕傲的是這項發現是由專業天文學家和超過25萬志願加入研究的業餘科學家共同努力完成,即一般熟知的行星獵人(Planet Hunters)計畫。

在KOI-351之前,太陽系以外的世界,只有HD 10180和Kepler-11這兩個行星系統擁有6顆行星,另有5個系外行星系統擁有5顆確認的行星。有人認為HD 10180認為應該是個9行星系統,不過這項說法沒有科學檢驗證據,受到科學家高度質疑。

新發現的候選系外行星,公轉週期介在124天到904天之間。其中8顆位在它們母恆星的適居區中,因此未來都將是瞭解適居行星特性的研究目標之一。

在這些新發現的系外行星中,最受矚目的就是擁有7顆行星的KOI-351,其中KOI是克卜勒有趣天體(Kepler Object of Interest)的縮寫。天文學家於2012年首度發表KOI-351相關的科學論文,彼時「只有」偵測到3顆行星;後來陸續在這個行星系統中發現愈來愈多的行星。

這些科學家經過數值穩定度的模擬測試後,顯示KOI-351系統如現今這般穩定的時間已經超過1億年,理論上可以證明凌日行星訊號的獨特性。這些測試也證明KOI-351系統真的是個7行星系統。

這7顆行星中,h和g彼此間有強烈的動力交互作用,使得g的軌道受到強烈擾動,其軌道週期在連續2次凌日過程之間的變動幅度高達25.7小時,這是迄今已知這類變動中幅度最大的。此外,d, e和f這3顆超級地球(大小相當於2倍地球半徑)的軌道呈現2:3:4的共振情況,而行星b和c是比超級地球還小的行星,軌道則幾乎是4:5共振狀態。

這麼複雜的KOI-351系統,卻與我們的太陽系有許多相似性,比較小的行星位在行星系統內側,較大的氣體巨行星則位在外側,其中最內側5顆行星的大小分別介在行星的迷你海王星(10倍地球半徑以下)之間,外面的2顆則是氣體巨行星。

然而,這個系統非常緊密,全部7顆行星可以塞進1AU範圍內,即全部都在地球軌道以內的空間中,這7顆行星彼此間的交互作用程度也比太陽系各行星之間還大;而且氣體巨行星的軌道位置也和目前行星形成理論預測木星與土星等氣體巨行星該有的結果不同。

無論性質相同或相異,都是科學家們極力想釐清瞭解的重點。而且這樣擁有愈來愈多行星的系外行星系統發現的數量逐漸在增加,顯見太陽系這樣擁有8顆行星的情形在宇宙中並不是非常稀有的狀態,或許未來真的能找到一個與我們太陽系類似的地方。(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