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報颱風不跟日本! 鄭明典:依循「WMO」原則

我們想讓你知道…讓颱風賦予生命力,是吧?

▲ 潭美、皮瓦颱風動向。(圖/中央氣象局)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西北太平洋同時有兩個颱風潭美、皮瓦生成,預估將侵襲台灣及日本,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在臉書上特別就颱風的「編號和命名」澄清一個觀念,他說,「我們不是跟著日本,而是依循『世界氣象組織(WMO)』的『區域特別氣象中心(RSMC)』的原則作業。

輕度颱風潭美19日凌晨開始逆時針方向前進,將撲向台灣北部,另一個在夏威夷附近海面生成、跨過國際換日線進入亞洲地區的輕度颱風皮瓦(國際命名 PEWA)預估往日本北部前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颱風的「編號和命名」,鄭明典在臉書澄清一個觀念,台灣不是跟著日本,而是依循「世界氣象組織(WMO)」的「區域特別氣象中心(Regional Specialized Meteorological Center, RSMC)」的原則作業,只是目前負責西北太平洋颱風預警作業的RSMC設在日本東京,同時該中心係委托日本氣象廳代為執行任務。

鄭明典強調,世界氣象組織的颱風編號和命名並沒有強制性,任何國家都可以自行決定自己的編號和命名方式。

中央氣象局經過評估後,認為在颱風編號和命名作業上,自外於世界氣象組織的系統,對政府的業務執行和發展並無任何顯著優點,因此非必要,原則上都會依循世界氣象組織建議的原則發布颱風編號和名稱。

中央氣象局資料介紹,颱風由來已久,早期國際間並未統一加以命名,因此當同時有2個以上颱風出現時,在國際間氣象資訊的交換上發生指稱混淆情事。為改善此種混淆情形,1947年起颱風生成後都會予以命名,北半球按英文字母使用女性名字,南半球所發生的颱風,則使用數組男性名字,1979年重新以男、女相間方式輪流使用,過去數十年來,颱風命名原則歷經數次更改。

世界氣象組織於1998年12月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第31屆颱風委員會決議,自公元2000年1月1日起,在國際航空及航海上使用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統一識別方式,除編號維持現狀外(例如公元2004年第1個颱風編號為0401),颱風名稱將全部更換,改編列為140個名字,共分5組,每組28個,分別由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國家或地區中14個颱風委員會成員各提供10個,再由設於日本東京隸屬世界氣象組織之區域指定氣象中心(RSMC)負責依排定之順序統一命名。至於各國(或地區)轄區內部之颱風報導是否使用這些颱風名稱,則由各國(或地區)自行決定。

為因應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對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命名的變革,自民國89年1月1日起,中央氣象局報導颱風消息時,改以颱風編號為主,颱風委員會的國際命名為輔。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