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查核

網傳「央廣徵總統民調電訪員」 專家揪出破綻:不太可能遠端工作

有時滑臉書,會看到徵才廣告,近期就有一則貼文稱「中央廣播電台徵總統民調電訪人員」,還說可以在家作業。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澄清,此貼文並非央廣粉專所發布,「網傳央廣徵總統民調人員貼文為詐騙訊息」。詳全文>>

黴漿菌之亂!網傳12/1起八大場所強制戴口罩 疾管署急澄清

國內今年因為免疫負債,呼吸道病號不少,近期又有中國大陸爆發包含黴漿菌在內的多重呼吸道疾病疫情,引起民眾恐慌,沒想到社群軟體、網路流傳還出現「12月1日起 8大場所強制戴口罩」的訊息在流傳。疾病管制署今日嚴正澄清,內容為3年前新冠疫情期間的防疫措施,與現行措施不符。詳全文>>

網傳「12/1起強制戴口罩」是謠言!事實查核:是2020年舊規定

秋冬呼吸道疫情延燒,最近網路流傳「十二月一日上路!八類場所70地點”沒戴口罩”罰1.5萬」的訊息,經事實查核平台MyGoPen查證,網傳訊息其實是2020年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秋冬防疫專案,並不是今年的最新規定。詳全文>>

有刮痕和血跡?他驚「不敢用外面的衛生紙」 環保局:這不在台灣

前陣子網傳一張公廁衛生紙照片,畫面可見捲筒衛生紙上有疑似血跡的髒汙,另也有些許刮痕,讓網友看到後直呼「各種靠針頭吸毒者是這樣清潔針頭的」。照片曝光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說明此事件發生在美國而非台灣;台北市環保局也指出,近期未接獲相關事件,但如果有在衛生紙看到血跡,就不要再使用。詳全文>>

粉專「全民領3萬紓困金」2點抓包假的!行政院、勞動部皆說明

近期有臉書帳號宣稱可辦理「領3萬紓困補助金、勞工紓困貸款10萬」,內容提到「「#全民領三萬 還有人沒有領取到3萬的補助金嗎」,稱當天申請「紓困補助金」、「勞工紓困貸款」,提交資料後,3-7天就能領錢。針對貼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表示,網傳內容為過時紓困方案或虛構訊息,相關臉書粉專則是偽裝成政府單位的詐騙帳號,因此為「錯誤」訊息。詳全文>>

柯文哲說「目前台灣醫療衛生支出6.6%,韓國接近9%,日本是11%」?

健保永續經營、提升醫療品質、長照服務等都是民眾關心議題,也關係到全國國民的健康。各總統參選人自9月起陸續發表醫療政見,醫療保健相關政策也成為攻防重點之一。詳全文>>

收催繳簡訊「逾期終止供水」 2關鍵露餡是詐騙!自來水公司速說明

近期有人收到冒稱「自來水公司」的簡訊,內容提到若未繳費,將終止供水。針對簡訊,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提出2建議讓民眾自保;而台灣自來水公司也說明,不是所有用戶都會收到催收簡訊,只有「連續2期未繳」且「用水量較大」的用戶才可能接到電話或收到簡訊。詳全文>>

侯友宜說「新北市社宅已完工7865戶,預計今年底提供1.2萬戶」?

居住正義、社會住宅是民眾關注的社會議題,7月曾有居住正義遊行,各總統參選人也針對此議題發表政策意見與說法。查核中心於8月陸續整理參選人政策,並針對參選人對社宅的發言進行查證。詳全文>>

賴清德說「現在備轉容量率15%,2025年一定會缺電,跟實際數字看並不合」?

因應全球淨零排放目標,台灣也站在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能源議題是2024年總統大選最受關注的政策議題之一,各總統參選人也陸續從8月開始發表能源政見,多次在不同公開場合、媒體訪談中針對此議題發表政策意見與說法。詳全文>>

柯文哲說「2025非核家園政府投入大量的錢,收購電費價格1度9塊」?

因應全球淨零排放目標,台灣也站在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能源議題是2024年總統大選最受關注的政策議題之一,各總統參選人也陸續從8月開始發表能源政見,多次在不同公開場合、媒體訪談中針對此議題發表政策意見與說法。詳全文>>

柯文哲說「農民保險就是只要從事農業,會付類似保證薪」?

農業政策是內政重要議題之一,各總統參選人陸續提出農業政見,也對農業議題發表相關政策論述。詳全文>>

明明有報導…網傳「媒體都沒報」!事實查核假訊息 3招破解

你曾在社群平台上看到OO新聞「媒體都沒報導」、「都被封鎖」的傳言嗎?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指出,經手處理的不實訊息中,這類傳言取材自災難事件或社會爭議行動,主要媒體皆有報導,卻被這類不實訊息以煽動情緒修辭,試圖引起的好奇心,企圖瓦解讀者對媒體的信任。查核中心傳授「3大破解心法」,交叉比對、理性思考,以做出正確判斷。詳全文>>

賴清德說「台灣連續6年有歲計剩餘,長期債務有在縮減、控制」?

審計部今年7月底公布去年中央政府總決算報告以來,政府總體財政與債務問題即成朝野關注焦點,各陣營間以此主題互有攻防。10月有總統參選人公布財政政策,政府財務持續成為選戰話題之一。詳全文>>

豬肝=豬最毒器官? 營養師:吃豬腎風險更大

近期網路上瘋傳一支以「豬身上"最毒"的器官,國內早已禁止銷售,卻仍有許多人在吃!」為題之影片。對此,事實查核平台「MyGoPen」採訪營養師陳俞均,指出肝臟將有毒物質解毒後,水溶性物質會隨尿液排出、非水溶性則跟著糞便排出,有毒物質並不會留在肝臟,會儲積的只有重金屬鉛等,此傳言並不正確。她也提到,若怕內臟有毒,腎功能差的豬反而較值得擔心,「豬腎」比豬肝風險更大。詳全文>>

餐廳宣導7年「巴沙魚別吃過量」 專家解釋:一般人正常吃不用擔心

近日網路上瘋傳一篇文章,內容指出,他們餐酒館已經宣導7年,巴沙魚只是越南的鯰魚,偏偏台灣愛進口,甚至還有業者將其泡磷酸鹽,「過量的磷還會促使血管鈣化變脆,與慢性腎臟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的發生密切相關」。針對此說法,過去曾有專家強調,正常飲食不用擔心吃到過量磷酸鹽,不過若三餐都吃加工品,對健康確實有疑慮。詳全文>>

LINE自動傳「我是廢物」詭異訊息刷整排!內行曝原因:快解除連動

LINE自動傳了好幾則訊息,這是什麼情況?一名女網友發文表示,她的LINE在某群組一連傳出好幾則「我是死廢物」,但那並不是出自她手,有人遇過嗎?貼文曝光後,就有熱心網友推測可能原因,而早在2021年時,「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也有說明過類似情況。詳全文>>

網瘋傳「茶葉蛋是巴西進口毒蛋」! 4大超商駁:蛋品皆為國產蛋

進口蛋爭議不斷,近日網上更傳出「超商茶葉蛋是進口巴西毒蛋」,引發熱議。對此,4大超商也作出最新回應,強調其茶葉蛋皆是使用國產雞蛋,且經過CAS驗證,請消費者放心食用。詳全文>>

專家揭「6招」挑到新鮮蛋 整顆浮在鹽水上恐臭掉了

進口蛋爭議頻傳,針對其保存期限及鮮度也受到外界質疑。對此,事實查核平台「MyGoPen」曾諮詢專家,對於雞蛋的新鮮度判斷方式有6種,像是購買時就要注意洗選蛋的打印日期,散蛋則要詢問進貨時間,另外,放愈久的雞蛋會因為氣體或水分散失而愈輕,因此可試試拿在手中是否有沉重感。詳全文>>

美國疫情「又開始嚴重」?網傳5大超扯謠言 1張圖揭真實數據

新冠疫情的各種謠言自2020年以來層出不窮,一則以「疫情在美國又開始嚴重了,所以專家要大家了解下列二件事」為題的錯誤消息,幾年間經過多種版本變體,近期仍繼續以文章、影片形式流傳於網路社交媒體。以下整理其中五大假消息,破除謠言。詳全文>>

傳「網路照片」手機就會被駭?真相打臉 專家:不太可能

詐騙手段層出不窮,聊天群組不時也會出現奇怪謠言。近日網路上瘋傳一段訊息,指稱手機內的網路圖片暗藏釣魚代碼,會被駭客竊取個人資訊,因此要儘快刪除,也不得回撥部分來電。對此,事實查核平台「MyGoPen」指出,這其實是老謠言的改編組合,並非實際狀況。 詳全文>>

網瘋傳「柚子配2食物」害幼童中毒亡 專家打臉揭真相!

中秋節將至,相關食安謠言又開始流竄,其中一則「吃完柚子千萬別喝優酪乳,也不能吃香蕉,會中毒」在網路上瘋傳,更直指有孩子因而喪命。對此,事實查核平台「MyGoPen」指出,此為錯誤訊息!並強調沒有任何水果和優酪乳一起食用會中毒,惟單寧酸含量較高的水果和蛋白質一起食用會形成單寧酸蛋白,造成腸胃難消化。詳全文>>

「戴隱形眼鏡」烤肉會融化?食藥署破謠言:耐熱度比皮膚還高

中秋節烤肉是台灣人的過節習慣,但網路卻流傳「戴隱形眼鏡烤肉,隱形眼鏡恐會融化」的消息。對此,食藥署表示,隱形眼鏡的材質耐熱度比人體皮膚或眼部組織要高,理論上是不會發生的。詳全文>>

網傳「日本核廢水排進台灣做瓶裝水」 食藥署闢謠:假訊息

網路食安謠言層出不窮,近日臉書等社群網站上有一張冒用食品藥物管理署名義發布「日本核廢水排進台灣水庫,並稀釋製作瓶裝水及食品」的圖卡,食藥署闢謠專區特別澄清,沒有發布該訊息,請民眾千萬不要再轉傳。詳全文>>

LINE瘋傳醫稱「吃生魚片胃壁長滿蟲」 馬偕闢謠:陳年謠言別再轉

天氣炎熱,不少人這時喜歡吃生魚片消暑, 然而一則流傳多年的網路謠言近期又再次在line等社群軟體中轉傳,訊息以台北馬偕醫院傳來訊息,資深醫生(林清風)傳來:「請大家以後千萬不要再吃生魚片了!」作為開頭,內容提到多人因為吃生魚片感染海獸胃線蟲,又以鮭魚的含蟲量最高。馬偕醫院已發聲明澄清「並未發送該筆訊息,為不實消息之言論」。詳全文>>

網傳吃肉桂能降血糖?食藥署闢謠:無科學根據「仍需按醫囑服藥」

肉桂捲香氣濃郁,許多大人小孩都愛不釋口,近日網路盛傳吃「肉桂能降血糖」,讓許多民眾躍躍欲試。對此,食藥署提醒,該說法無科學根據,呼籲糖尿病患者應與醫師、營養師配合,選擇適當的飲食,以維持身體健康。詳全文>>

泰式奶茶顏色偏橘?食藥署揭密 除了茶、煉乳還加了「這一味」

鮮豔橘紅、口感香甜的泰式奶茶,是泰國的特色茶飲,但偏深的顏色也讓民眾有所疑慮。專家表示,泰式奶茶特殊的橘紅色是額外添加色素,食品進口至台灣時,邊境查驗人員也會進行抽驗,確認使用合格的著色劑才會放行,也提醒民眾購買相關產品時,可留意是否有不自然的顏色呈現。詳全文>>

網傳「得腸病毒要吃冰」?食藥署急闢謠:只能緩解口腔潰瘍痛

每年夏天是腸病毒疫情高峰期,近期網路流傳「得了腸病毒要吃冰」,讓許多家長半信半疑。對此,食藥署強調,吃冰並無法治療腸病毒,而是為了緩解口腔潰瘍的疼痛感,不代表有治療效果。由於腸病毒傳染力極強,食藥署也呼籲幼童與家長要勤洗手,就醫返家後要多補充水分及休息,才能盡快痊癒。詳全文>>

芒果有黑斑不能吃? 農糧署闢謠:無明顯腐敗削除即可食用

正值芒果產季,最近網路與LINE群組流傳一系列「芒果謠言」,像是芒果有「濕毒」少吃為妙、芒果長了黑斑就不能吃、吃芒果不能配豆漿等。農糧署在臉書粉專「鮮享農YA -農糧署」發文闢謠,強調芒果是夏季最清涼又消暑的當季水果,不要因為網路謠言,就錯失這個甜美多汁、香氣濃郁的水果。詳全文>>

假扮老人斑馬線來回龜速走!停讓汽車怒了 公總澄清「不在台灣」

汽車不讓行人重罰6千元今起上路,不過行人闖紅燈要停讓、行人龜速過斑馬線滑手機,皆引發質疑是「行車地獄」,近來網路流傳一影片,有民眾偽裝年邁老人故意在斑馬線來回龜速行走、阻礙交通。公路總局澄清,該影片拍攝地在國外,非台灣,呼籲汽機車停讓行人外,也喊話行人勿闖紅燈和低頭滑手機。 詳全文>>

毒物專家翻車!稱餵藥案1數據「要零檢出」 事實查核中心:錯誤

新北幼兒園餵藥案引發家長恐慌,而最近網路瘋傳,「孩童巴比妥檢驗64後面的(-)不是陰性,而是代表應該零檢出」?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指出,這是錯誤訊息,強調64(-)就是陰性,並非指體內不應該有,只是實驗室單純依試劑說明書判讀發出的報告。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