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特赦陳水扁只會給賴清德更多困擾 社會更撕裂、更不和諧

▲▼中華民國前總統陳水扁。(圖/記者湯興漢攝)

▲前總統陳水扁。(資料照/記者湯興漢攝)

文/陶本和

原外傳總統蔡英文會在520卸任前特赦前總統陳水扁,但在16日內閣總辭,進入看守階段後,即使命令特赦,行政院與法務部也無法進行副署及完成後續程序。事實上,此刻國會朝小野大、社會才歷經選舉撕裂的氛圍下,特赦扁並不會達到社會和解的效果,且近日釋出的民調也顯示,有近半民眾「不支持」特赦,特赦只會帶給準總統賴清德更多困擾。

「特赦前總統」在政治意涵上,放眼國際經驗,多半是改朝換代後,新政府面對當下撕裂的社會,透過特赦手段,來向非自己的支持者進行「社會和解」。因此,蔡英文卸任後,交棒給準總統賴清德,並沒有政黨輪替,民進黨政府此刻要和解的主要對象,應該是泛藍支持者,並不是同黨的前總統。

特赦同黨的前總統,在政治意涵上,並不會帶給台灣社會和解的效果,因此沒有特赦的急迫性,反而帶給國人民進黨私相授受,接納貪腐的負面形象,更做實在野陣營在選戰期間,對綠營貪汙、貪腐的抨擊與指控。

從實務面來說,此刻陳水扁尚有停審案件未定讞,他也沒有認罪,何來的特赦?倘若真的就已定讞的案子特赦,豈不只是做半套,只特赦了一半,還逼著陳水扁認罪,還把燙手爛攤子丟給賴清德,為新政府帶來更多的困擾與社會衝突。

至於當前的社會氛圍,根據TVBS在10日釋出的最新民調,48%民眾表示並不支持特赦前總統陳水扁,其中有28%表示很不支持,20%表示不太支持,而表示非常支持的比例則為8%,14%還算支持,合計支持的有22%,另外有30%民眾沒有表示意見。

如果再從在野黨的態度來看,也看不出任何特赦陳水扁後,可以為社會帶來和諧的跡象。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就表示,這是蔡英文的職權,他們尊重,但特赦消息傳出至今,沒有對國人有清楚交代,還是只是用元首的特權來辦這樣的事情,到底特赦一個貪污犯對國家社會、下一代教育的意義是什麼,要清楚講出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說,總統要特赦,大家予以尊重,但最基本立場是維護司法正義及人民感受;國民黨多次提出認錯、道歉、還錢,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總體而言,陳水扁是民進黨第一位總統,死忠扁迷跟獨派是綠營的根基,即便這個根基在時代變遷下,變得越來越不穩固,但大家基本態度還是保持尊重。因此,在特赦議題上,不會有太明確的表態;不過,從當前朝小野大的國會組成、社會氛圍、在野陣營態度,各層面來分析,此刻特赦只是帶給賴清德更多困擾,再次撕裂社會。

▼總統蔡英文與準總統賴清德。(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開工日向府內員工拜年。(圖/總統府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