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目的是「解放女性」!楊双子:生命最重要的人,不一定是男人

▲▼2025首爾國際書展,2025首爾書展。(圖/記者林育綾攝)

▲楊双子長年創作很多故事描寫「女性之間的情誼」,就是希望「解放現實中的女性」。(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首爾報導

韓國近日舉行「2025首爾國際書展」,作家楊双子也受邀前往分享,她長年來專注寫很多「女性之間的情誼」,就是希望解放現實中的女性,打開對同性關係的更多想像,不一定是同志情愫,也不只是敵人。由於大家普遍對異性間的愛情有太強烈的期望,忘了身邊跟我們同性別、能共感的女性好友,可以成為彼此精神支柱,也可以是生命中重要的人。

台灣首次受邀成為「2025首爾國際書展」主題國,多位作家也前往舉行講座,其中楊双子寫的《台灣漫遊錄》在2024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描寫一位日本資深作家、台灣通譯,一同在台旅行,從台灣頭吃到台灣尾,在這期間,培養出友好又微妙的情誼,當中還隱含著權力上下關係,即將在韓國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本《四維街一號》,描述4位女性研究生與一名女房東,5位女性的情誼。兩書的共同點是,經常圍繞著美食、餐桌,透過一餐又一餐,一道道的美食累積情誼,故事也在其中發生。

▲▼2025首爾國際書展,2025首爾書展。(圖/記者林育綾攝)

▲楊双子分享,透過美食,寫權力關係,也寫女性情誼。(圖/記者林育綾攝)

●寫美食,背後藏嚴肅議題

楊双子20日在講座中坦言,最初《台灣漫遊錄》在台出版時,發生過一些爭議,主要是書籍呈現方式讓部分讀者誤以為「是真的史實」,其實是創作小說。但說到寫這本書的動機,在描寫輕鬆的美食小吃旅行背後,有嚴肅的議題。

台灣曾受到日本殖民,在當年也許多人仇日;可是到了現代,台日關係友好,「如果只單純把日本當壞人,當然很輕鬆,但這很難呼應,為什麼這麼多台灣人著迷日本文化。」

殖民時期留下不好的傷疤,但也有好的地方,因此她透過寫兩個女子一起旅行來書寫,以不同角度回望、詮釋歷史,映照當代。「飲食」的題材,很多人都倍感親切,其實飲食也隱藏著很多文化細節,從一個人所吃的食物,能透露這個人的身份,不同族群,也會選擇不同食物。

她從日本殖民時代的飲食,寫到台灣的當代飲食,「我們在餐桌就能發現,台灣的飲食文化,跟中國、跟日本,早就做出了區隔。」

雖然底層想處理的議題很艱難,但楊双子說,讀這本書,你可以用娛樂的方式輕鬆讀,享受故事。「嚴肅的議題,用娛樂的手段來處理,是我的目標。」

▲▼2025首爾國際書展,2025首爾書展。(圖/記者林育綾攝)

▲楊双子《臺灣漫遊錄》和《四維街一號》在韓國出版,都以台灣文化、女性情誼為核心。(圖/記者林育綾攝)

●女性友人可以成為「比男人更重要的人」

楊双子長年來寫的故事,核心總是不脫離「女性情誼」,不只有女女間的情愫,也不是只有搶男人,「她們可能比朋友好,卻不是愛情,也許彼此有衝突與摩擦,卻有著深刻的情感。」而書寫女性之間的各種關係,目的是希望「解放現實中的女性」,打開對同性關係的更多想像。

過去主流文化很少描繪女性間的情誼,一般都是對「異性間的浪漫愛情」有過度強烈的想像;卻不知道身邊的女性朋友,一位先天同性別、能共感、關鍵時給予支持的女性友人,可以在關鍵時扮演彼此的支柱,也可以成為生命中真正重要的那個人,「我希望多寫這些故事,讓更多女性撐開腦袋的想像,更信任身邊的女性朋友。」

她提到,很多男性情誼的故事,經常會看到「亦敵亦友」;但女生的故事之間很容易「只有敵人關係」,為了搶男人或爭奪利益而競爭,鬥得你死我活。不過這10年來,她發現逐漸有變化,開始有人創作女性間亦敵亦友的交情,「競爭很正常,我們彼此是勁敵,也可以惺惺相惜。」

▲▼2025首爾國際書展,2025首爾書展。(圖/記者林育綾攝)

▲描寫女性情誼,希望打開讀者對關係的想像。(圖/記者林育綾攝)

她說明,「百合」不是只有女同性戀,女同志只是其中一種,只要是女性之間有深刻情感的關係,都可以泛指百合。

楊双子向韓國讀者坦承,自己在台灣是一位高調出櫃的女同志,跟太太結婚已經5年,結婚前後都住在新北永和,日常生活跟普通人一樣,常常會有讀者在外面遇到時,會跟她們打招呼,也會有網友透過社群說,今天看見她們在哪裡互動的樣子。

她觀察,以前坊間對女同志的刻板印象,都是壓抑、沉重、痛苦,也很多人想像得很不堪或悲慘,「但其實我們日常生活就在他們身邊,我們就和一般人一樣,正常結婚、過生活。」

07/08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93 3 2297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