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測報員每天上班12小時!立委批「血汗」 氣象署:考慮3班制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每日由2人輪值上班,工時12小時。(圖/記者蔡亞樺攝)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每日由2人輪值上班,工時12小時。(圖/記者蔡亞樺攝)

記者蔡亞樺/台北報導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13日)前往中央氣象署考察,立委發現,氣象署地震測站人員分成2班制,輪值上班時間長達12小時,直指氣象署是血汗公司,應提升員額與薪資,若有編列預算立委也會支持,氣象署長程家平說,行政院都支持氣象署計畫經費,也會聘用民間人力,補足公務不足。

立委李昆澤、林國成、李坤城及陳俊宇等一行人,上午赴氣象署考察了解地震預警監測與AI氣象運用情形,聽取簡報後,分別前往地震測報中心探查人員工作狀況,也到機房查看第6代高速運算電腦設備,最後到環形劇場觀看玉山氣象站80周年紀錄影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前往中央氣象署考察,聽取地震預警監測與AI氣象運用相關業務。(圖/記者蔡亞樺攝)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前往中央氣象署考察,聽取地震預警監測與AI氣象運用相關業務。(圖/記者蔡亞樺攝)

林國成說,氣象署從局升格到署,有正式公務員編制,但約聘僱人員也不少,專業單位有專業價值,若薪資偏低人才難尋,像是玉山氣象站人員非常辛苦,應有專業加給。李坤城也說,地震測站一天由2位同仁輪班、上班12小時,滿辛苦的,至少3班制,為什麼是2人輪班12小時,這部分要改進。

陳俊宇直言,政府組織改造,氣象署升格改制為署,人員編制就要更加充足,5人輪2班制這是血汗公司,同仁工作壓力沒辦法得到比較好的舒緩,他認為人員編制要提升,如果編列預算委員們也會支持。

程家平回覆,組改是縮小政府規模,行政院重點發展單位有增加,氣象署算幸運,雖然人員及預算沒增加,但行政院、交通部都非常支持氣象署提出計畫,給予經費,也會聘用民間人員補助公務不足,氣象署提醒民間調整薪資,而正式公務員有專業加給,比一般機關公務員多3到4千元。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前往中央氣象署考察,了解地震預警監測與AI氣象運用相關業務的運作情形。(圖/記者蔡亞樺攝)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前往中央氣象署考察,聽取地震預警監測與AI氣象運用情形。(圖/記者蔡亞樺攝)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補充說明,目前中心人力相當少,連他在內編制員額44人,每天輪班有1位公務員搭配1位約聘人員,各負責資料處理、儀器操作等工作項目,若要換3班制,換班時間可能會在晚上12點,2班制在排班比較有充裕休息時間,但未來如果人力充分可以考慮3班制輪班。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