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巨擘被「切頭-196°C冰凍」!想300年後再拿出來…驚世遺囑曝

▲▼哲學家李澤厚立「冷凍頭顱」遺囑 家人證留大腦作科研。(圖/翻攝自紅星新聞)

▲哲學家李澤厚立「冷凍頭顱」遺囑。(圖/翻攝自紅星新聞)

記者鄭思楠/綜合報導

旅居美國的著名哲學家李澤厚2021年逝世,享耆壽91歲。李澤厚生前以特立獨行著稱,曾經留下「冷凍頭顱」遺囑,留作後人研究。但「屍首分離」無疑不符合中國傳統習俗,遺囑是否得到執行呢?最近,李澤厚友人從他家屬確認,李的頭顱放在一個冷凍機構,「已得到了忠實執行。」

據《紅星新聞》報導,李澤厚晚年友人馬群林受訪時稱,去年12月他與李先生的夫人馬文君、兒子李艾的會面。他從李艾處得知,李澤厚於2021年11月2日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小鎮家中因病去世。逝世當天,李艾便通知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簡稱「阿爾科」)履行了李先生的生前遺囑。

2010年,80歲的李澤厚接受《南方人物週刊》採訪時,首次公開披露了他「冷凍頭顱」的遺願,「我不會有墓誌銘。但我準備將來把腦袋留下來,冷凍,過300年或者500年,再拿出來。」90歲生日前夕接受採訪時,他重申了此事,並說「我不是隨便講句空話而已」,已向「阿爾科」捐贈8萬美元,每年還付幾百美元的會員費。

▲▼哲學家李澤厚立「冷凍頭顱」遺囑 家人證留大腦作科研。(圖/翻攝自紅星新聞)

▲哲學家李澤厚最後一次回中國。(圖/翻攝自紅星新聞)

關於為何要冷凍頭顱,李澤厚曾在採訪中表示,「我是想證明文化是不是影響了大腦,幾百年後,是不是可以從我的大腦裡發現中國文化的殘跡,證明我的積澱理論。如果證明有影響(文化影響大腦),我覺得比我所有書加起來的貢獻都要大。」

馬群林感慨,李先生「冷凍大腦以證明自己提出的理論學說,即使不說『空前絕後之舉』,也是極其罕有的舉措」。

李澤厚1930年6月生於湖北漢口(祖籍湖南長沙),1954年畢業於北大哲學系。生前為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

阿爾科於1972年成立,是全球最早從事人體冷凍技術研究和實踐的機構之一。據其介紹,該項技術的核心理念是,通過極低溫度保存人體,以便在未來醫學科技進步到足以恢復人體健康時,能夠「復活」人體。阿爾科聯合CEO詹姆斯·阿羅伍德表示,「死亡是一個過程性的事件,並不是一瞬間的事。人體冷凍技術就是目前為止『按下死亡進程暫停鍵』的最好方式。」

▲▼哲學家李澤厚立「冷凍頭顱」遺囑 家人證留大腦作科研。(圖/翻攝自紅星新聞)

▲身體將會被放入一個充滿液氮的不銹鋼高罐中進行長期保存。(圖/翻攝自紅星新聞)

按照阿爾科的理想流程,當其註冊會員在生命垂危之際,阿爾科的工作人員就該在附近待命。一旦其心臟停止跳動、被宣告死亡後,工作人員就將立即對其遺體採取冷凍措施。阿爾科解釋,此時人體處於死亡早期,細胞和器官仍有可能存活。「病人」被宣告死亡兩小時內,該機構會將「病人」的身體放入冰水中冷卻,並使用器官保存藥物替換「病人」體內的血液。

隨後,冷卻後的「病人」身體將被轉送至阿爾科的手術室。為防止凍結,工作人員會向「病人」血管中注滿防凍劑,準備好冷凍保存。在接下來的5-7天內,「病人」的身體將被深度冷卻,最終控制在零下196攝氏度,在極低溫度下「病人」將被玻璃化。在阿爾科看來,此時死亡進程已被有效停止。此後,「病人」身體將會被放入一個充滿液氮的不銹鋼高罐中進行長期保存。

對於人體冷凍技術,公眾和科學界的反應混雜著好奇、希望和懷疑。詹姆斯表示,儘管這項技術受到了一些批評和質疑,但他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學的發展,人體冷凍技術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他總結道,「我們並不是在創造一些原本就不存在的東西,而是在已存在的科學基礎上加以改造,並將新技術用於實際應用。我不知道復活術具體什麼時候會成真,可能是50年、100年,也有可能是30年。但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地保存好大腦和身體,為未來的醫學突破做好準備。」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