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專家對談總統票怎麼投 建議青年多查、多問、多比較

▲2024總統大選正式進入倒數10天,週三青年日舉行座談,探討青年選票要怎麼投?(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2024總統大選倒數10天,學者專家與對談選票要怎麼投?(圖/記者陳弘修翻攝,下同)

記者陳弘修/台北報導

2024總統大選正式進入倒數10天,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3日指出,候選人政見時常被選民所忽視,要評估候選人政見,就需要檢視該候選人過去的言行及是否有達成,若政見不具未來願景及可執行性,就可能淪為喊價性口號。台灣教授協會陳俐甫除了呼籲青年踴躍投票,也建議要多查、多問、多比較,把握國家幸福進步的機會。

Y’s Day「週三青年日」3日晚間舉行座談會,以檢視總統候選人們的政見與青年們對談在2好3壞滿球數的情形下,票應該要怎麼投?董思齊與陳俐甫是在這場座談會上,做上述表示。

受邀與青年對談的來賓,還包括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硯、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時事評論家桑普、台商李孟居,以及時事評論家汪浩。

董思齊表示,好的政見產出需要長期的研究與評估,需要依靠背後專業的政策幕僚共同研擬,而非片面地提出政治口水式的政見。另外,政見也可以提供選民了解與認識候選人及其背後團隊的管道,應該要以系統性角度進行檢視,讓一群人有一起向前的決心與意志,也才能讓青年朋友在2好3壞滿球數的情況下,投出關於自己未來最重要的一票。

▲2024總統大選正式進入倒數10天,週三青年日舉行座談,探討青年選票要怎麼投?(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

▲2024總統大選正式進入倒數10天,週三青年日舉行座談,探討青年選票要怎麼投?(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認為,年輕人守護共同體的責任與義務不比中老年人少,甚至要負擔更多兵役等國防責任,所以年輕人更應該去投票。他建議,年輕人可注意候選人的「誠信」、「實踐能力」、以及「政策完備程度」,因為誠信是法治社會與做人的根本,「沒有誠信的人所有政見都是空話」。民主選舉是為了找人民公僕來做事,而沒有能力又沒有好團隊的人,無法執行政策。最後,政策不是只看漂亮的口號,應該要多查、多問、多比較,把握國家幸福進步的機會。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硯指出,最近司法政策的焦點是青少年兇殺案的後續效應,青少年的問題多樣而複雜,需要社會工作、社會安全、學生輔導等不同專業工作者的介入,有人不廢死,但青少年不得被判處死刑跟廢死與否無關,這是民國23年國民政府訂定的,且世界各國都有這樣的規範。今年的選舉公報開始刊載正副總統候選人的政見,大家可參閱並深入思考,以選出最合適的領導者。

▲2024總統大選正式進入倒數10天,週三青年日舉行座談,探討青年選票要怎麼投?(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硯。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

▲2024總統大選正式進入倒數10天,週三青年日舉行座談,探討青年選票要怎麼投?(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強調,總統選舉的選票攸關台灣的國際定位,好球帶的界線很清楚,一是放棄「等距外交」兩邊討好的幻想,因為美國最新的出口管制清單已涵蓋富士康,北京當局亦對富士康展開各項稽查;二是了解「中國市場很大,但世界更大」,應先掌握世界市場再走向中國市場,「要站著把錢掙了」。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表示,由於法規已要求所有高中職必須設立學生自治組織並參與校務會議,因此,現在年輕人認為校園民主稀鬆平常,且認為自己提出要求就能被滿足。

對於青年投票率偏低的原因,張育萌表示,許多青年在非戶籍地就學工作,造成青年對在地候選人不熟悉、候選人也不關注青年需求的惡性循環。他認為,現在投票決定的未來,之後都要由青年承擔,因此,候選人所提的政見不應該只是單點式的「青年政策」。

▲2024總統大選正式進入倒數10天,週三青年日舉行座談,探討青年選票要怎麼投?(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

▼時事評論家桑普。

▲2024總統大選正式進入倒數10天,週三青年日舉行座談,探討青年選票要怎麼投?(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時事評論家桑普以香港為例指出,在「低薪高房價」的社會問題之外,大家應對香港的教訓和中國威脅有清醒認識,過去部分香港人誤以為民主自由可以感染中國人,中國人會學習香港的好,因此提出「民主回歸論」,現在事實證明經濟學的「劣幣驅逐良幣」才是結果。中國也無所不用其極地介入台灣選舉,包括招待村里長的「組織戰」、假訊息和操縱經貿的「空戰」,以及傳統的軍事恫嚇,他希望台灣的青年可以仔細選擇候選人,不要步上香港的後塵。

時事評論家汪浩透露,自己曾在1980年代的中國「投票」選舉過「北京市海淀區人大代表」,證明中國也有選舉,只是中國的年輕人無法投票選擇自己喜歡的候選人,因為所有候選人都是由中國共產黨指定的,每個選區一位,由於所有選票都要經過檢查,因此年輕人只能同意。

汪浩也藉由自己在香港的工作經驗指出,香港和中國的「服貿協議」開放大量中國年輕人在香港工作,對當時人口僅有六百萬的香港來說,造成很大壓力,也對年輕人的工作機會造成很大衝擊。

▲2024總統大選正式進入倒數10天,週三青年日舉行座談,探討青年選票要怎麼投?(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時事評論家汪浩。

▼台商李孟居。

▲2024總統大選正式進入倒數10天,週三青年日舉行座談,探討青年選票要怎麼投?(圖/記者陳弘修翻攝)

台商李孟居以自身經驗指出,三組總統候選人對兩岸關係闡述各異,從「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到「兩岸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以及「兩岸一家親」都有,但在主張與共產黨政權交流溝通的同時,絕不能忽略中共迫害人權及喜歡說謊造假的習性。兩岸最大的差別就是自由與不自由,在台灣世界上其他民主國家屬於言論自由的部分,在中國卻有可能變成「敏感詞」,甚至造成人身安全的風險。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