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二週年 全台250個地方創生夥伴感恩陪伴培力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二週年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右二),對地方創生工作的青年陪伴及培力,受到肯定。(圖/楊禮琳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慶二歲生日,甫於今年9月初獲得「地域振興新秀獎」的桃園市由米整合行銷工作室執行長楊禮琳說,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及基金會的夥伴們,一路以來對從事地方創生工作的青年陪伴及培力,短短兩年,全國22個縣市,已有近250個地方創生夥伴加入平台,展現對永續、人本和產業經濟的理念和實踐。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二週年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二週年。(圖/楊禮琳提供)

楊禮琳27日表示,在創生團隊眼中,沒有架子的還有美伶姐,用行動展現如何把創生當成志業在輔導全台地方創生夥伴。小到簡報訓練、產品通路上架,大到媒合上市櫃公司或是爭取台新地方創生貸款,美伶姐總是想的比創生團隊更遠、更高,最重要的是實踐及陪伴和培力的方法也很能落地,讓深蹲在地方的團隊總能看到愈來愈多的希望。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二週年

▲楊禮琳(右)及來自泰國的林李翠玲職人。(圖/楊禮琳提供)

此外,美伶姐總能叫出每個在地夥伴的名字,更能把腳步踏到在地,因此也建立起如同家人般情感。由米夥伴李易達也說道,對從事地方創生的青年來說,最重要的是帶著理想但又找到經營模式的火苗活下去,而美伶姐種是會想辦法給團隊加碳加火。同時,對青年來說,留能在自己的故鄉實踐理想,讓故鄉變好,進而在故鄉安居樂業,是一件幸福有特別有意義的事。

桃園市的新住民人口逾六萬多人,新住民佔人口比例己快接近 5%,楊禮琳因緣結識一群勇敢、堅強又認真努力的新住民姐妹。因有感很多人說,新住民做的東西看起來沒有品牌化及文創感,為此「由米」舉辦「新味.禮」新住民創異料理商品化產品選拔活動,讓新住民姐妹開始有了自己的文創商品及生態系聯盟,一起打團體戰。

目前「由米」與來自印尼的柳佳文職人,及來自泰國的林李翠玲職人,聯手在地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共創了三個產品。此一創新的陪伴及培力DEI多元共創金三角模式,在2023年獲得地域振興大賞活動地域振興新秀獎肯定。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26日於政大公企中心舉行二週年慶,來自全台各地的30組地方創生團隊出席,於分享創業故事中,展現「越在地、越國際」的經營理念和競爭力。而「由米」是出席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二週年活動的惟一桃園代表,也是惟一的雙人及新住民代表,強調「多元共好、平權共創、享受團戰、團進團出」,以上四個元素一直是由米的特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