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飯煮得Q彈有秘訣!農委會教3招「好吃又營養」 網驚喊:做錯了

▲▼白飯,米,米飯。(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白飯要煮得Q彈有訣竅。(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米飯是華人常吃的主食,但想要煮得好,學問也很多。對此,農委會分享了洗米的「3個要點」,也提供民眾選購、儲藏的方式,吃得到香Q米飯的同時,還能保有密裡本身的營養。

農委會在臉書上分享,每次煮飯前都要洗米,而洗米的動作是為了清掉附著在米粒上的雜質與異味,但若清洗時間過長,水分滲入米粒,那水裡的異味也會一同滲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農委會表示,若清洗時間過長,還會導致無機質、維生素B1等營養素流失,因此洗米有3個要點,分別是「動作輕」、「速度快」及「勿搓揉」,洗米時迅速攪動,動作要輕柔,接著倒掉洗米水,重新裝水再洗一次,重複2、3次就能完成。

▼農委會教3招洗米。(圖/翻攝臉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農委會教3招洗米。(圖/翻攝臉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農委會還加碼,提供民眾選購方式,最直接的就是看包裝上的「CNS」標章,選擇一等及二等的包裝米,選購時也要注意袋上標示的碾製加工日期、產地、規格或保存期限、廠商資訊等,碾製日期與購買日期愈相近愈佳,且要挑選有品質保障、經過CAS、產銷履歷或有機驗證的包裝米。

農委會建議,為了良好保存米粒,一次不要購買太大量,以小包裝、真空包裝為優先,避免時間過長導致長蟲,包裝開封後,也建議放入保鮮盒,並放在10度以下的冰箱保存。

貼文曝光後,也有不少網友恍然大悟,開始留言、分享,「重要的生活小知識大家都學會了嗎」、「我…都洗錯了欸」、「請你跟著這樣做」、「我也是這樣洗米的,煮出來的飯比較純淨好吃」、「我會留洗米水起來洗菜」、「借分享~謝謝你感恩。」

►按這訂閱Podcast《小編沒收工》每天給你熱門話題10分鐘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