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蚵殼變身海邊潮凳 北科大畢展關注永續共生社會

▲▼北科大工設系學生謝亦晴、洪湘婷,善用廢棄蚵殼設計海邊長凳「今潮蚵汐」廢棄蚵殼變身海邊潮凳。(圖/北科大提供)

▲北科大工設系學生謝亦晴、洪湘婷,善用廢棄蚵殼設計海邊長凳「今潮蚵汐」,讓廢棄蚵殼變身海邊潮凳。(圖/北科大提供)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國民美食「蚵仔煎」支撐台灣沿海養蚵產業,但每年帶來近16萬公噸的廢棄蚵殼,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謝亦晴、洪湘婷,以廢棄蚵殼結合水泥等自然素材,製成海邊戶外公共座椅「今潮蚵汐」,將當地靠潮汐維生的民情融入椅面設計,達到材料永續循環,更入圍今年「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產品設計類及循環設計類決審。

今年金點新秀設計獎,全台設計院校共有4821件作品報名,北科大工設系則有15件作品共入圍20項,其中「今潮蚵汐」、「Life-line」、「SPACE480-智能倉鼠籠」等7件作品晉級「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決審,「今潮蚵汐」、「Urban W」、「循序漸進-部落生活」入圍「循環設計特別獎」決審,「WHEEHAB」、「Iristyle看見花磚-兒童課桌美學計畫」等10件作品入圍「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將在6月1日角逐大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工設系今(29日)在北科大藝文中心濟慶館進行畢業展,6月1日至4日則在南港展覽館2館新一代設計展亮相,北科大表示,今年因應疫情,提供線上互動展覽,也用心製作周邊產品,展現新生代的設計能量。

而台灣西部沿海養蚵造就驚人產值,但廢棄蚵殼堆在漁村也為人詬病,為解決廢棄蚵殼問題,工設系謝亦晴、洪湘婷透過實測得知,將磨碎粗蚵粉以不同比例加入水泥,蚵粉比例越高則材質硬度越弱、透水性越佳,水氣蒸發也更快,於是把潮汐層疊的意象,透過不同蚵粉比例呈現,把海浪痕跡線條帶入椅面設計,並善用循環材料再製成海邊戶外公共座椅,讓遊客在此觀浪、聽海及所觸摸的東西,全部取自大自然,遊客在放鬆之餘,也能好好欣賞眼前的人事物,認識蚵的多樣面貌。

▲▼北科大工設系李元捷、張芫齊設計無人機「Life-line」,深入火場佈線救援。(圖/北科大提供)

▲北科大工設系李元捷、張芫齊共同設計無人機「Life-line」,深入火場佈線救援。(圖/北科大提供)

此外,從美國資料顯示,美國消防人員因公殉職最大原因,來自水帶佈線問題,而台灣室內狹小、轉角多,對分秒必爭的火災現場相當不利,工設系李元捷、張芫齊,設計透過由玻璃纖維打造的耐高溫無人機,攜帶水帶進入火場佈線,希望可克服窄巷或破窗而入問題,並結合熱像儀快速發現火源後撲滅,減少消防人員傷亡與民眾生命財產損失。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