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菇在美驗出李斯特菌 食藥署:同批號924箱全銷往美國

台灣外銷美國的金針菇被加洲衛生機關檢驗出李斯特菌而遭到回收。(圖/翻攝FDA官網)

▲台灣外銷美國的金針菇被加洲衛生機關檢驗出李斯特菌而遭到回收。(圖/翻攝FDA官網)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台灣外銷到美國的金針菇被驗出李斯特菌污染,目前已全數銷毀,農委會今(22日)表示,過去並沒有相關案例,至於銷毀數量有多少業者還在跟美國確認。有關金針菇流通狀況,食藥署表示,已趕赴現場了解,業者表示該批金針菇共有926箱,分別為50入/與200克/入,其中2箱檢疫外,其餘924箱全數外銷美國。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公告指出,加利福尼亞州 VERNON 的 Jan Fruits Inc. 正在召回其所有 200 克/7.05 盎司包裝的金針菇(台灣產品),因為它有可能被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讓年長者、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孕婦、胎兒及新生兒則可能引發侵襲性感染,最嚴重可能會致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食藥署副組長鄭維智受訪時表示,食藥署目前僅針對生鮮即時食品與生熟食混合食品訂定李斯特菌標準,規範的農產品也以加工類食品為主,分類在蔬果類的金針菇僅訂定農藥與重金屬標準,因為我國飲食習慣為「煮熟才吃」,因此沒有訂定為生物相關準則。

鄭維智提到,李斯特菌廣泛存在於環境中,是煮熟後可消滅的菌種,任何食品若未煮熟即食用,就會有此類風險,而美國可能是因為飲食習慣不同,怕因生食造成中毒,才會對農產品李斯特菌訂限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