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植/善用調解合法延長告訴期間

▲調解,調解委員。(圖/視覺中國CFP)

▲告訴權人只要在告訴期間內,向鄉鎮市調解委員會聲請調解,就有機會依法延長告訴期間。(圖/視覺中國CFP)

刑事告訴乃論之罪,告訴期間為6個月,被害人應自知悉犯人之時起,6個月內提告,才符合法定的追訴要件。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許多人擔心外出有染疫風險而足不出戶,以致於很多應在告訴期間提告之告訴乃論案件,民眾不想直接提告,又擔心告訴逾期而陷於兩難。

舉例來說,過失傷害的車禍案件,雙方均有和解意願,但因疫情而無法見面協商;妨害名譽的誹謗案件,想找律師諮詢是否符合法律要件,但律師事務所暫時不提供面談服務;普通傷害的互毆案件,已向公所調解會聲請調解,卻遇到公所暫停調解業務而無法進行調解程序等情形。

其實上述問題並非無解,告訴權人只要在告訴期間內,向鄉鎮市調解委員會聲請調解,就有機會依法延長告訴期間。

依《鄉鎮市調解條例》第31條規定:「告訴乃論之刑事事件由有告訴權之人聲請調解者,經調解不成立時,鄉、鎮、市公所依其向調解委員會提出之聲請,將調解事件移請該管檢察官偵查,並視為於聲請調解時已經告訴。」也就是,只要是由「告訴權人」在「6個月之告訴期間」內,向「鄉鎮市調解委員會」聲請調解,不論調解期間經過多久,均能在調解不成立後,以聲請調解委員會將該事件移請檢察官偵查之方式,達到合法提出告訴之目的。該規定之立法意旨乃為促使當事人善用鄉鎮市調解制度,使告訴乃論之罪之告訴權人,不致因聲請調解程序費時,造成告訴期間屆滿而喪失告訴權。

民眾遇到法律糾紛千萬別驚慌,可以多加利用鄉鎮市調解制度,以刑事告訴乃論案件而言,若雙方調解成立,並於調解書上記載同意撤回之意旨,經法院核定後,視為於調解成立時撤回告訴(《鄉鎮市調解條例》第28條第2項),紛爭一次解決;若調解不成立,又可以依該條例31條之規定,合法提出告訴,更加有效保障權益。

好文推薦

李善植/網購商品的7天猶豫期非試用期

李善植/手機被孩子拿去買遊戲點數可要求退款嗎

李善植/簽了和解書仍挨告?調解委員會更有保障

▲▼李善植●李善植,臺中市政府法制局長,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榮譽會員,曾任檢察官、法官。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法律熱門新聞

法務部新部長鄭銘謙 推三大政策

更保臺北分會救回癌症更生人

誠美材經營權糾紛 股東恆泰提抗告

給說法/亂噴漆會成立毀損罪嗎

給說法/不以財物下注就非賭博嗎

柯博齡/網路上什麼都可以買賣嗎

郭靜文/線上追劇觸法嗎

鴻海內鬼廖萬城索賄案 輕判1年4月

柯博齡/戶籍地沒人住當心遭通緝

雷皓明/幫別人簽名犯偽造文書嗎

雷皓明/公開販賣情趣用品可以嗎

林韋辰/抽獎機率不實業者沒事嗎

王齡梓/竊者罰百倍賠償誰規定的

吳至格/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