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英語:Typhoon,香港天文臺縮寫T.;日語:台風/たいふう/taifū;韓語:태풍/颱風/taepung)是赤道以北,國際換日線以西,亞太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64節或以上、32.7m/s或以上,又或者118km/hr或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或其他在地近義字。西北太平洋地區採用之近義字乃颱風。(資料來源:颱風維基百科)
明日東北風減弱,午後雷雨範圍縮小,不過週五下半天又受到鋒面通過影響,週六東北風再度增強,北台灣明顯轉涼,高溫與近幾日差10度,週日起北、東有雨,下週一、二轉為全台有雨,整體而言勞動節連假天氣並沒有非常理想。另下週不排除有熱帶系統,如熱帶性低氣壓、颱風等發展。詳全文>>
五一連假天氣出爐!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賴忠瑋今天(27日)表示,擾動低壓在下周有逐漸從南海移往台灣的機會,甚至不排除在移動期間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氣象專家賈新興則說,周日各地有短暫陣雨,下周一、下周二各地有雨。詳全文>>
五一連假變天!中央氣象局預報員林定宜表示,今天(27日)下半天起,花蓮、台東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機率。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周日至下周二梅雨季第一道鋒面(但還不是典型梅雨滯留鋒)及東北風南下,熱帶擾動(或颱風)的水氣亦逐漸匯入鋒面,各地轉有雨,明顯轉涼,需持續觀察鋒面與熱帶擾動交互作用可能帶來的大量降雨。詳全文>>
氣象專家賈新興今天(25日)提醒,要特別注意周五、周六南海可能有熱帶性低氣壓發展,也有變成颱風的機會,不管有沒有成颱,要觀察周六到下周一天氣受其影響程度。而最新電腦模式模擬圖也曝光,若屆時成颱,將是今年第3號颱風「芙蓉」(Chaba,泰國提供,指熱帶花卉朱槿)。詳全文>>
中央氣象局預報員曾昭誠表示,各家模式預測4月底到5月初南海有機會有颱風生成,但時間點、位置和強度都還要再觀察。氣象專家吳德榮則說,各國模式持續模擬周四起至下周三在南海有擾動發展,並皆有向東北緩慢迴轉的趨勢,迴轉的角度與台灣天氣是否受影響?有密切關聯。詳全文>>
未來一週吹南風,全台天氣都較暖熱,中午高溫上看30度以上,中央氣象局提醒,今晚到明天水氣增多,各地降雨機率提高,中南部留意局部較大雨勢。此外,部分模式預報顯示,菲律賓到南海附近擾動較活躍,未來7到10天有颱風發展的趨勢。詳全文>>
今日天氣回暖,中央氣象局表示,未來一週較暖熱,白天高溫可達30度以上,明晚南邊水氣增多,各地降雨機率提高,週六水氣最多,降雨最明顯的時間落在午後,週日後水氣減少,直到下週三又有一道鋒面通過,北部、東半部降雨機率再度增加。另下週南方海域可能發展熱帶系統或颱風,需多留意。詳全文>>
「西北雨」(午後雷陣雨)要來了!中央氣象局預報員林定宜表示,周五到周日水氣比較多,北部、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至於下周是否可能有颱風生成,他說,言之過早,還要再觀察。詳全文>>
2017年農委會推出每天為農民製播農業氣象影片,提供相關農業防災預警資訊,不過,全台從農人口約55萬,遭質疑觀看人數少之又少,以YouTube為例,大部分每支影片不超過1000人次。農委會回應,人數有上漲,未來會加強推播。 詳全文>>
颱風梅姬(Megi,又稱Agaton)10日登陸菲律賓後,為雷伊泰省帶來了嚴重災害,人口最多的阿布約和貝貝市都出現了大規模的山體滑坡,導致大量民宅與農、漁業社區被摧毀,全國至少121人喪命。梅姬帶來的連日暴雨,也讓不少災民流離失所,至今已有數萬人被迫遷入疏散中心,另有逾百人失蹤。詳全文>>
梅姬(Megi)颱風10日以每小時65公里持續風速侵襲菲律賓,過去24小時死亡人數不斷上修,隨著救難人員挖出更多遺體,官員13日指出,因颱風導致的土石流和洪水罹難者增加至80人,還有其他數十人下落不明,但情況不樂觀。重災區市長更表示,目前以搜尋罹難者為主,不預期會有倖存者。詳全文>>
今日深夜鋒面掠過台灣附近,今夜到明天上半天中部以北、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陣雨,南部山區也有零星雨,明天中午後轉乾,週五東北季風增強,冷空氣一路影響到下週一,北台灣高溫下降8度,週末早晚最低溫約17度。另中度颱風馬勒卡仍有增強空間,不過預計會維持中颱強度往日本移動。 詳全文>>
梅姬颱風10日以每小時65公里的持續風速登陸菲律賓,東部和南部沿岸地區降下暴雨,引發洪水與土石流,死亡人數13日已上修為至少56人,另有28人失蹤。雷伊泰省(Leyte)受災最為嚴重的城鎮有將近200人在土石流災難中受傷,當局搜救工作正在加緊進行中。詳全文>>
未來一週天氣有兩大變化,明深夜鋒面抵達,到週四各地降雨機率提高,週四下半天東北季風增強,冷空氣持續影響到下週一,最涼的時間點落在週日清晨、下週一清晨,北台灣低溫約17度,白天高溫也會下降8度左右。另外中颱馬勒卡持續往北前進,輕颱梅姬已減弱為熱帶低壓,外圍環流將併入馬勒卡。詳全文>>
颱風梅姬11日晚間侵襲菲律賓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引發當地嚴重水患與土石流,造成至少25人死亡。外交部今(12日)表示,實際傷亡及災損則將由菲律賓政府進一步確認,但根據我國駐菲律賓代表處掌握的資訊,目前尚無國人或台商因風災傷亡或受困。詳全文>>
中央氣象局預報員林定宜表示,輕度颱風馬勒卡今天(12日)有機會增強成中度颱風;周三晚起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有一波水氣,周四下午起減少,周五、周六又一波水氣。氣象專家吳德榮提醒,周四晨鋒面抵達,中部以北轉有陣雨或雷雨、氣溫劇降,白天高溫由周三的32度,下降至周四的24度。詳全文>>
氣象局今天表示,輕颱馬勒卡可能今晚會增強為中颱,未來24小時輕颱梅姬將併入馬勒卡中;13日白天前,天氣大致晴到多雲,夜間起北台灣有雨降溫,預估會偏涼至18日,高溫逐漸降至約攝氏23度。 詳全文>>
今年第2號颱風「梅姬」今(10日)上午8時發展為輕度颱風,氣象局表示,未來將朝偏東方向移動,對台灣無直接影響。未來一週天氣將有「2段變化」,週三白天前暖熱,週三晚上起受鋒面和冷空氣影響,將轉為有雨,溫度會下降7、8度。 詳全文>>
氣象局今(10日)上午9時40分發布,原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於今(10)日08時發展為輕度颱風,編號第2號(國際命名: MEGI,中文譯名: 梅姬 ),短時間近似滯留,未來將朝偏東方向移動,對臺灣無直接影響。詳全文>>
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最新中央氣象局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菲律賓東方近海的熱帶性低氣壓周一將發展為輕度颱風,與馬勒卡颱風產生「雙颱(藤原)效應」,但兩者對台灣皆不具威脅;另外,周四晨鋒面抵達,天氣轉變。詳全文>>
今年第2號颱風「梅姬」(Megi)最快今天(10日)生成!中央氣象局預報員陳伊秀表示,位於菲律賓中南部近海的熱帶性低氣壓,今不排除變輕度颱風,而輕颱馬勒卡(Malakas)最快周一清晨有機會增強為中度颱風;周三下半天到周四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北部高溫從周三的30度降到周四的22、23度。詳全文>>
今日各地天氣溫暖,穩定的好天氣會持續一陣子,不過下週三又會有鋒面南下,週四東北季風增強,氣溫將大幅下降,低溫只剩15度左右。另外今年第一號颱風馬勒卡持續西行,預計下週一有機會增強為中颱,且當日熱帶性低氣壓TD03也可能會增強為今年第二號颱風梅姬。詳全文>>
今年第一號颱風「馬勒卡」持續往西移動,預計下週一有機會增強為中度颱風,屆時路徑將往北轉向日本移動。另外,今早台灣附近海面又形成一顆熱帶性低氣壓,氣象局表示,此系統水氣有可能被捲入馬勒卡內並消失,也可能在下週一形成今年第二號颱風「梅姬」。 詳全文>>
東北季風減弱,明天(9日)隨著風向轉成偏東風,各地高溫再上升一些,西半部天氣轉為更穩定,大多為晴到多雲的天氣,白天高溫西半部可以來到28、29度,早晚溫差10度左右。另外,氣象局預估馬勒卡颱風11日(週一)將轉為中颱,向西北進行,未來朝日本南方海面方向,對台灣無直接威脅。 詳全文>>
今日東北季風減弱,穩定溫暖的天氣將持續到下週三,屆時將有鋒面通過,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北部、東半部降雨機率增加並轉涼。另外今年第一號颱風馬勒卡正在發展中,預計下週一有機會增強為中度颱風、下週三路徑北轉。詳全文>>
今年第一個颱風「馬勒卡」預估最快今明兩日就有可能生成,甚至會出現大轉彎。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貼出天氣圖,只見海面上有3個正在發展的熱帶擾動,彷彿3個圈圈,讓他忍不住表示,「是不是有人太想念了,怎麼召喚出那麼多個?」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