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11日內發生兩起同一隻比特犬咬傷人事件。(示意圖/達志)
圖文/CTWANT
台北市文山區6日才發生比特犬「開車窗咬人」事件,騎士等紅燈被無故攻擊,狠咬將近30秒才鬆口。才過11天,昨(17)日同一隻比特犬同樣在停紅燈時,再度打開車窗咬人,造成騎士三處撕裂傷,畫面怵目驚心。健保署衛教資訊指出,被動物咬傷後的8種情況,需立即就醫。
健保署衛教資訊指出,被動物咬傷後,常造成局部組織撕裂或碎裂,甚至傷害到肌腱、骨頭和神經。同時,因為動物口中常帶有細菌,所以傷口容易被感染,特別是貓抓、狗咬或人咬的傷口更要小心。
根據統計顯示,所有被咬傷患者中,被狗咬傷約占85~90%,被貓咬傷約占5~10%,被人咬傷約占2~3%,囓齒動物和其他動物約占2~3%。小孩比大人更常被貓狗等動物咬傷。若某些咬傷未經適當處理,可能會造成局部肢體永久損傷,併發感染或狂犬病,甚至死亡。
健保署建議,被咬傷後應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澈底清洗傷口,接著用優碘消毒,若有明顯出血,可用乾淨毛巾或紗布壓住傷口止血,並觀察咬人的動物10天,看是否出現狂犬病症狀,如行為異常、吠叫聲改變、流口水或麻痺等。
傷者應密切注意受傷的部位與傷口的變化,若有以下8種情況應立即就醫:
1.被犬貓或人咬傷。
2.傷口位於手、腳、頭、臉等重要部位。
3.傷口很深或可能傷及骨頭、神經。
4.持續出血超過15分鐘。
5.傷口紅腫發熱或化膿。
6.免疫力較弱者(如糖尿病、肝病、腎病、癌症或愛滋病)。
7.過去5年未接種破傷風疫苗。
8.自己無法判斷傷勢時。
延伸閱讀
▸ 女飼主打電話問「裸睡被狗騎會懷孕?」 動物醫院傻眼
▸ 婆婆逼兒「受益人改媳婦」!拒絕竟怒吼:一定要簽 人妻驚覺怪怪的
▸ 原始連結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