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中心/台北報導
中方空軍「六代機」殲-36在17日進行第二次試飛,去年12月是它的首飛。由於殲36的造型獨特,酷似一片平整的三角「銀杏葉片」,從地面觀察,極好辨認,因此這次試飛不久,網路上立即出現相關影片。
迄今為止,大陸官方從未說明殲36的存在,目前僅知殲-36應為「重型戰鬥機」,由成都611所研發,獨特的菱形機翼結構,能夠減少雷達橫截面積,未來的任務,很可能是負責突破敵方的防空網路,進行先鋒打擊角色。
去年12月26日,一架雙引擎戰機在東北瀋陽完成首次試飛,由瀋陽飛機工業集團(SAC)所研發,在網路上被稱為殲-50。同一天,機體較大且有三具引擎的戰機,則在成都上空現身,旁邊並有殲-20伴飛。
成都上空出現的新機型,被稱為殲-36,在首飛之後,有不少專家針對獨特的機體進行分析,認為殲-36的彈艙尺寸很大,可以內置2枚4噸級高超彈,甚至雙層掛載空空導彈,而且,機翼油箱的尺寸也非常大,推估航程可能超過5000公里。
▲▼大陸六代機殲-36首次試飛,旁邊有殲-20伴飛。(圖/翻攝自微博)
大陸軍事評論員杜文龍先前曾指出,這兩款第六代戰機基於不同的設計理念,旨在滿足未來不同需求,成都試飛的較大型戰機搭載3具引擎,採用無尾菱形翼設計,強調匿蹤能力、遠程飛行和高載荷能力,可能用於執行戰鬥轟炸任務。而在瀋陽試飛的較小型戰機,則採用雙引擎、Lambda構型的無尾翼設計,機動性更強,可能是未來為航母量身打造的艦載戰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