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電玩成癮」上身! 專家曝5大常見徵兆

▲電玩遊戲成癮是當代社會的一大問題。(圖/翻攝自pixabay)

▲電玩遊戲成癮是當代社會的一大問題。(圖/翻攝自pixabay)

記者張靖榕/綜合外電報導

電玩遊戲已成為現代人紓壓的管道,但隨著手機普及、隨身攜帶的特性,容易過度沉迷,嚴重還會造成金錢、家庭、人際關係甚至健康的損害。對此,心理諮詢師歸納出5點「電玩成癮」的常見症狀,正視其為一種病症。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9年,就將電玩成癮納入精神疾病的範疇。

日本《產經新聞》指出,日本社會中「電玩成癮」的患者正急遽增加,嚴重者甚至會為了課金而刷爆自己或父母的信用卡,還會有情緒暴躁衍伸的家庭暴力等問題。

心理諮詢師中元康雄表示,電玩成癮是大腦機制改變的關係,若生活開始以電玩為重心時,大腦逐漸習慣遊戲中帶來的快感與愉悅感,久而久之便產生依賴,愈來愈渴望得到同樣的快感,只要中斷或快感滿足程度不夠時,就會容易憤怒。

中元康雄歸納出以下5大症狀

1.因為沉迷晚睡而延遲上床時間,隔天上班上課也遲到,生活節奏亂了調。

2.中斷遊戲就會產生不安感。

3.離開遊戲後,情緒莫名低落、食慾不振、頭痛等身心症狀。

4.玩遊戲和課金的頻率增加,已難以節制,嚴重影響生活。

5.無論何時都想趕快上線,或非常在意虛擬世界如社交軟體等的動態,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最能凸顯「電玩成癮」的一句話,便是「即使它干擾了我的日常生活,我也無法停止玩遊戲。」

「電玩成癮」不僅僅是電玩遊戲玩太多,還涉及到大腦機制的改變,患者本身以及周圍的人對患者的了解很重要,但戒癮不容易,就連想幫忙的家人也擔心治療困難,因為「不知道正確的方法」。

人們對於「電玩成癮」已然是一種疾病的認識正在大幅增加,WHO於2019年5月將其列為精神疾病,而神奈川縣橫須賀市久里濱醫療中心設立了日本第一家遊戲障礙專門門診,該中心指出,2015年有251人被診斷為遊戲成癮,到了2019年暴增為856人。

中元康雄指出另一個重點,使人步入電玩成癮的「背景」,可能正是他在經歷的痛苦,例如沒有朋友,或無法適應群體生活。為了戒癮,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並增強自信心,要相信自己不玩遊戲也能過得去,除了自己振作加上感受日常生活中一些被認為微不足道的事情,親密家人幫助發現生活中的快樂和享受,也是一種動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