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失智症研究新突破!許景琦獲國際精神衛生會議特殊榮譽

▲失智症研究新突破!許景琦獲國際精神衛生會議特殊榮譽。(圖/記者游瓊華攝)

▲失智症研究新突破!許景琦(右三男)獲國際精神衛生會議特殊榮譽。(圖/記者游瓊華攝)

記者游瓊華/台中報導

台灣衛生醫療進步,受全球矚目。台中市維新醫院院長許景琦為首的醫界、學界團隊,利用美國阿爾茲海默氏症聯絡中心(NACC)逾4.6萬名案例作對照,發現腦內「類澱粉」數值比率,可以直接反映失智病人的認知分級,該研究論文今年4月已發表於國際期刊。

許景琦在今年4月的「國際分子科學期刊」發表「腦脊髓液生物標記於正常認知、輕微認知缺損及失智的病人間之差異」的論文。這篇論文共計有8名醫生、教授合作。許景琦身為第一作者,他透露今年12月將前往巴黎參加科學論壇,也成功爭取主辦方同意在會場懸掛國旗、播放台灣歌曲。

許景琦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博士學位,先前曾發表「台灣精神病患人球現象之研究」獲彭博公共衛生學院評為2016年最佳論文,這次是他的第2篇研究論文。

許景琦也感謝中山醫學大學健康數據科學中心、台北榮總傳統醫學部及清華大學指導教授們協力,以美國國家阿爾茲海默氏症聯絡中心20多年來搜集到的4萬6513個案例,找出1896個案例符合實驗對象,對照神經精神盤點問卷發現,蛋白質除以類澱粉沉積能夠直線反映失智病人的認知分級。

他說,2018年,日本的田中耕一發表有關阿茲海默症的研究報告,以腦內類澱粉的沉積與正子攝影檢測失智程度。而他的研究則是直接用腦脊髓液的蛋白質除以類澱粉沉積,也可獲得一樣的診斷目的,診斷費用更低,未來可應用在早期失智症檢測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