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IN事件惹萬人不滿 蔡易餘:真實二創縱使「硬蕊」仍有創作自由

▲▼第十一屆新國會今(1)開議,圖為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圖/記者湯興漢攝)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資料照/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近期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通知業者協助下架涉及「幼態/兒少」性相關的虛擬創作,引發關注二次元文化的網友不滿。民進黨立委蔡易餘上周總質詢關切此議題後,今(3)進一步透過臉書發文,他表示,虛擬創作涉及兒少恆屬「軟蕊(soft core)」,真實二創縱使「硬蕊(hard core)」,但在藝術性與教育性的原則例外下依然要尊重創作自由。

上月初有網友透過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主張檢討二次元創作(虛擬產物、圖畫)受《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規範限制的適切性,累計近2萬人連署,而衛福部將於3月中舉行專案會議回應網友提案,iWin則將在3月底舉行專家會議。

對此,蔡易餘今天透過臉書表示,他認為應先定義《兒少性剝削條例》第2條「與性相關而客觀上足以引起性慾或羞恥之圖畫、語音或其他物品」,倘若圖畫是真人兒少的照片,在禁止之列無疑,但若屬於二次元創作的虛擬人物,則不應管制,否則任何管制都會讓創作人自我思想審查,扼殺創作自由空間。

蔡易餘指出,他主張「真實虛擬分開」以及「嚴打真實、放寬虛擬」;不過有個例外狀況是,以真實人物為題材的二創,是虛擬人物但又實際有人格存在,例如三國張飛和夏侯氏,畫師總喜歡描繪13、14歲被張飛所得(拐去)的夏侯氏,或如吳國大喬、小喬也都常被幼體化,這類已作古的真實人物,除非他們繼承人有明確說「不」,否則應該都屬創作自由,百分之百保障。

至於真實二創的概念,蔡易餘表示,他覺得ACGN協會提出管理「以真實兒童為題材之圖畫」、「以真實兒童檔案為基礎運算的AI圖畫製品」兩元素的概念可行。

蔡易餘也舉例,總質詢他提出超過千歲的「阿嬤」芙莉蓮的例子,因為這位千年阿嬤看起來像14歲幼女;七龍珠的悟空和布馬已經是阿祖跟阿嬤了,但在他們12歲、16歲那年脫內褲的畫面還是流通不斷;或如羅浮宮中法國畫家格勒茲的畫作「破壺」,畫本身的幼女形象加上文字介紹「紫藤髮帶束起絳紅的頭髮,再綴以鮮花,白色裙襬挽起朵朵花蕾,她帶着一柄破碎的水壺,優雅美妙」,外界都懂這在描述什麼東西,但畫中女孩是否是真人演繹不得而知。

蔡易餘說,另外俄羅斯博物館的「如維納斯般的伊莉莎白女皇像」,完成於1715年,當時女皇才6歲,6歲真人裸女的描繪創作在上述論述下,如產生在今日,這個反而才是iWIN應去注意本人意願的。他直言,但時至今日,女皇已作古,還是回到創作自由吧。

蔡易餘表示,他會持續和衛福部保護司溝通,讓虛擬二次元應該繼續自由,同時,也建議在進行對話時,大法官解釋617號「硬蕊」和「軟蕊」的二分法是也許是站得住腳的底線,虛擬創作涉及兒少恆屬「軟蕊」,真實二創縱使「硬蕊」,但在藝術性與教育性的原則例外下依然要尊重創作自由。

根據釋字617號解釋,猥褻物品被區分為「硬蕊」與「軟蕊」,前者指暴力、性虐待或人獸交等而無藝術性、醫學性或教育性的資訊及內容,後者則是指,客觀上足以刺激或滿足性慾,而令一般人感覺不堪呈現於眾或不能忍受而排拒之猥褻資訊或物品。

▲▼蔡易餘總質詢。(圖/翻攝自蔡易餘臉書)

▲蔡易餘上周總質詢時關注iWIN爭議。(圖/翻攝自蔡易餘臉書)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