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賴清德社群3策略曝光 聚焦「穩健控球」領導人特質

▲▼ 賴清德主持民進黨立委提名記者會-賴清德。(圖/記者黃克翔攝)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圖/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民進黨在2022九合一大選潰敗後,在文宣部分,內部檢討幾個重要環節,包括年輕人在社群使用習慣的轉變,以及「短影音」並未跟上腳步。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社群團隊就位滿1個月,可以看見整體做了相當程度的調整,並透過YT節目、短影音、O2O經營(線上線下整合)等策略,作為社群操作的前奏曲。

不可諱言的,民進黨在2022九合一大選潰敗後,內部檢討中許多人拋出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綠營在年輕人的社群使用習慣,以及社群「短影音」的浪潮上,並未跟上腳步。放眼目前藍綠白三黨,過去一直精準掌握年輕人脈絡的綠營,罕見居於落後的劣勢,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在各式社群媒體,以及短影音的操作、網路流量的掌握上,確實都領先各陣營。

不過,賴清德的社群團隊在6月1日正式就位,如今已滿1個月,確實也有相當程度的調整,也達成初步設定的成績。綠營社群幕僚表示,一個月來,賴清德的社群操作按部就班,從零開始,YT頻道開啟一個月即將6萬訂閱、IG衝破11萬追蹤、Line好友從競選團隊接手時的4萬多人次,如今突破11萬人次。

賴辦社群幕僚表示,2020年時,當時力拚連任的總統蔡英文,在大選時的社群狀況,因外部中國因素及婚姻平權效應加持,當時也是正值Youtuber網紅紅利最高漲的時期,有大環境因素致使成長速超越正常水準。不過,這次2024大選,賴清德增長人次雖不如4年前,但以一個過去8年鮮少出現在社群的新手來說,今天的成績增長已算「中上」,對照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目前連Youtube頻道都還沒開始經營,是很明顯的對照。

賴辦的社群幕僚分析,社群操作是為了反映、凸顯候選人的優點,而不是為候選人建立一個全新的形象,目前的風格也是要展現賴清德在各項行事上的特色,就是「穩健中不斷進化」

他說,賴清德走「穩健中成長」的績優股,雖然沒有令人出乎意料的驚人之舉,但在一些小細節中發現驚喜與創新之處。舉例而言,端午節的Line未接來電、賴Food主動介紹巷弄美食,用沈穩、暖心的方式接觸網路族群,維持聲量穩健成長、逐步擴大支持群眾的態勢。

賴清德3大社群策略 YT節目、短影音、O2O經營

在實際的操作層面上,賴辦幕僚表示,分為「自製YT節目」、「短影音」、「O2O經營(線上線下整合)」等三個策略,作為社群操作前奏曲。首先,「自製YT節目」方面,針對不同TA族群(目標族群)對症下藥,有針對老朋友的「看見賴清德」系列,讓認識賴清德的族群,重新喚起過去對賴清德的印象。

他說,相反的,「賴在一起挺台灣」系列則是全新以年輕YT收視群為主要TA,以當下最耳熟能詳的「一日系列」,讓賴清德與職人相遇,並藉由互動學習,展現賴清德親切、內斂卻又平易近人的一面;至於「賴桑去叨位」,則是以輕鬆快剪的方式,將賴清德的特色行程,呈現給觀眾,呈現走進人群、行腳台灣的一面。

其次,「短影音重點打擊」部分,賴辦幕僚說,賴清德在上任黨主席後,即不斷提醒黨工與幕僚們,社群操作上短影音的重要性,而民進黨中央黨部,過去也有針對短影音,推出「發言台」此類即時回應型的短影音。

該幕僚說,當賴清德YT頻道開啟後,文宣部的影音小組,隨即將他在公開場合的重要談話、媒體回應剪輯成不同系列的短影音「Lai Talk」、「Lai 秒回」,不只在官方社群平台發送,也透過組織群組廣傳,讓支持者能夠即時收到賴清德本人對各項議題的重點談話。

最後,「O2O經營(線上線下整合)」部分,賴辦幕僚表示,這一個月來,社群團隊不斷發想新企劃,從IG突破10萬追蹤目標達成大愛心照,到近來的「借問賴答」,都獲得不少賴好友的互動。他說,這次競選募款網站開站,以Line好友限定的方式,衝出一波熱賣搶購,也再一次讓賴清德的Line@好友大幅增長。

社群幕僚分析,這些「線上線下」的互動,是要讓賴清德的社群成為一個活絡的有機體,進而擴大同溫層、甚至突破到異溫層增取更多的網友,認識賴清德不同的面向。

凸顯穩健控球投手 反映當前台灣需要的領導人特質

至於外界所關注的,賴清德下一階段的「人設」如何凸顯?賴辦幕僚表示,賴清德的「仁醫」性格,逐漸造就了他在社群的人設,當下的政治人物在社群網路上常常喜歡以「直球對決」來凸顯自己「敢衝敢拚」的性格。然而賴清德像是一個穩健控球,能夠吃長局數、續航力強的投手,這樣的特質才能在整個球季中獲得信任、讓球迷安心,也反映台灣在當前的局勢中,一個領導人該有的修煉跟能力。

在賴清德方面,幕僚表示,團隊依照每項政策議題,分眾族群,運用不同的社群管道,向支持者說明他的各項政見與議題的態度立場,這點從他在前陣子提出「私校學費補貼,拉近公私大學學費差距」這項教育平權的政見就可看出,他透過一個在私校的演講場合,以「提問」的方式,拋出這項政見,社群隨即以圖卡形式呈現在各大官方平台上,引起第一波討論。

該幕僚說,在行政團隊方面,也順利獲得呼應,讓這項政策更趨完善、有感,即便在政見提出後,隨即遭到柯、侯兩位候選人「大撒幣」的攻擊,但是事後證明,「學費補貼」這項政見獲得許多青年學子與家長的認同,而賴清德一句「他們兩個想的是選舉,我看到的是學子們的需求」,也展現出領導者的高度。

縮短公私立大學費差距打響第一砲 未來繼續精準打擊

幕僚強調,賴式作風是要「充分了解問題、務實果斷改進」。他說,下一代青年族群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因此對執政黨容易累積不滿,賴清德則承接蔡英文時期的政策宗旨跟執政成果,在經濟穩健、財政健康的基礎上,逐步建言為政府開藥方、調體質,從私大學費補助開始,未來也將針對年輕族群關心的議題逐一回應社會的期待,這也是社群議題出招時最重要的「節奏感」。

該幕僚也透露,未來將開始「精準打擊」,透過討論當下幾個熱門議題並持續端出亮點政見,將透過自媒體的企劃、以及外部議題KOL的合作,要讓這場2024大選的社群之戰走入下一個階段。

▼賴清德就學費補貼政策的社群文宣。(圖/讀者提供)

▲▼賴清德就學費補貼政策的社群文宣。(圖/讀者提供)▲▼賴清德就學費補貼政策的社群文宣。(圖/讀者提供)▲▼賴清德就學費補貼政策的社群文宣。(圖/讀者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