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款腸病毒71型疫苗將可自費打!怎麼幫孩子挑?疾管署最新接種建議曝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明最新疫情。(圖/記者洪巧藍攝)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資料照。(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腸病毒71型容易引發重症,被視為幼兒殺手,國內已經有2款國產腸病毒71型疫苗取得藥證,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今(28)日會議討論腸病毒A71型疫苗自費接種建議,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會中專家建議滿2個月至未滿6歲幼兒,如有接種需求,可至醫院診所洽詢,經醫師評估後自費接種;而即使接種腸病毒A71型疫苗,也無法確保不受其他型別感染,所以還是要採行一般性的預防措施。

本土腸病毒疫苗歷經十多年研發,已經有2款腸病毒71型疫苗取得食藥署藥證,分別是國光旗下的安特羅腸病毒71型疫苗,高端腸病毒71型疫苗,7月份可望上市,不過根據ACIP先前的會議結論,現階段僅建議採自費接種,而疾管署則會逐年檢視納入公費疫苗之必要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CIP今日會議進一步討論自費接種建議,疾管署參考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醫療指引之腸病毒A71型疫苗接種建議,疾管署指出,腸病毒A71型疫苗為全病毒型不活化疫苗於2023年取得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上市,該疫苗之研發始於2002年,為使用當時流行的B4基因亞型病毒株去活化後作為疫苗。

因腸病毒A71型為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併發症的腸病毒型別之一,而接種腸病毒A71型疫苗,可預防幼兒感染造成重症之風險,建議滿2個月至未滿6歲幼兒,如有接種需求,可至醫院診所洽詢,經醫師評估後自費接種。

會中專家也共識,腸病毒A71型疫苗在血清抗體的體外試驗中,可交叉保護腸病毒A71型的不同基因亞型(如 B5、C4),但對於大多數的病毒型別,如克沙奇A16型、腸病毒D68型等,尚無疫苗可供預防,且未有證據顯示腸病毒A71型疫苗對於其他腸病毒型別具有交叉保護效力。

▲▼腸病毒,洗手,細菌,疾病,幼兒保健,校園衛生,防疫,幼兒,衛教,消毒,清潔,公共衛生,肥皂。(圖/記者李毓康攝)

▲接種腸病毒疫苗還是要做好預防措施,洗手示意圖。(圖/記者李毓康攝)

因此,即使接種腸病毒A71型疫苗,也無法確保不受其他型別感染,所以採行一般性的預防 措施,如加強個人衛生、注意環境衛生、避免接觸感染者、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於流行期避免出入公共場所等方法,才能避免受到社區內不同型別腸病毒之感染與侵襲。

ACIP委員、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玉成指出,臨床觀察,腸病毒住院個案若感染腸病毒71型,約有20%比例可能出現重症,有可能造成健康威脅,還是期望符合資格的幼兒接種,來避免重症發生。

黃玉成進一步分析,高端腸病毒71型疫苗已經完成三期臨床試驗,資料顯示免疫抗體維持佳,而且在疫苗接種劑數的規劃上更加謹慎,基礎劑是2個月以上兒童接種2劑,間隔至少56天;另參照其他一歲以前施打、類似的不活化疫苗,擔心抗體產生不夠,所以針對2歲以下幼兒接種完兩劑之後,要於一年後追加一劑(總共打三劑)。

至於安特羅腸病毒71型疫苗是透過免疫橋接方式快速通過,三期試驗則還在進行中,預計要兩年時間完成,食藥署有要求5年內要補資料。安特羅疫苗規劃是共接種2劑,間隔至少28天,無追加劑建議;但在2個月至6個月等年紀較小個案體內抗體維持狀況需要進一步觀察,臨床證據較有限,可與家屬討論後決定何時(月齡)開始接種此疫苗。

▲▼腸病毒疫苗比較。(圖/翻攝自茂盛醫院副院長、小兒科醫師簡佳裕簡報)

▲腸病毒疫苗比較。(圖/翻攝自茂盛醫院副院長、小兒科醫師簡佳裕簡報)

由於幼兒階段需要接種許多常規疫苗,在接種安排上,黃玉成提到,高端腸病毒71型疫苗有做臨床試驗、取得跟其他疫苗一起打的適應症;安特羅疫苗的臨床試驗則是排除同時施打,要和其他疫苗間隔兩周以上,委員會則建議,不活化疫苗和其他疫苗學理上可以一起施打,不然施打時程很難安排。

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今(2023)年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維持累計4例重症,分別感染腸病毒D68型、伊科病毒21型、克沙奇A4型及A6型,均為5歲以下幼童;依據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腸病毒71型、腸病毒D68等多種型別於社區活動;監測也發現,上周就診降至1萬多人次,已經低於流行警戒值,若下周仍持續下降將宣布脫離流行。

疾管署資料也顯示,腸病毒71型上一次社區大流行為2012年,之後的11年主要流行都是克沙奇A型,不過71型也曾在2016、2019仍造成較多重症病例數(20~50例)不等之重症病例,且重症病例以5歲以下幼童為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