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每年約2萬次地震 主因板塊擠壓與隱沒「每年都有規模6以上」

▲▼六十石山聯外道路最後坍方處。(圖/記者黃彥傑攝)

▲地震造成六十石山聯外道路坍方。(圖/記者黃彥傑攝)

文/中央社

花東地區地震頻繁,每年約2萬次,占全國一半,其中約100個是顯著有感地震。中央氣象局地震預報中心表示,主要是板塊擠壓與隱沒造成。

台東、花蓮這兩天搖不停,中央氣象象局地震中心副主任吳健富今天上午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表示,截至上午10時許,花東已經發生73個前震、1個主震、75個餘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健富表示,台灣1年平均4萬次的地震,花蓮就佔了38.8%,約1萬2000至1萬5000次,有感地震約300至500次,顯著有感地震約80個;台東地區每年地震占全國12%,約4000至5000次,有感地震約140個,顯著有感地震約20個。花東合計每年約2萬個地震,占全國一半,顯著有感約100個。

吳健富表示,1994年以來,花蓮幾乎每年都有1次規模6以上地震,規模5到6地震則接近9次。1920年曾發生規模8地震。其中多起地震造成災害,例如1951年縱谷地震、1986年花蓮外海地震、2002年花蓮外海地震、2018年花蓮地震。

▲▼王國材視察東里站、東里站災損現況。(圖/記者湯興漢攝)

▲東里站災損現況。(圖/記者湯興漢攝)

而台東縣從1994年以來,平均每2至3年發生1次規模6以上地震,每年會發生接近6次規模5到6地震。偶有發生於陸上的強震,震源深度多淺於15公里;另外東海岸至綠島地區地震亦頻繁,時有規模大於7的大地震發生,震源深度多淺於35公里。

吳健富表示,花東地震頻繁主要是因為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與隱沒作用造成,震源一般多淺於35公里,陸地也有多條活動斷層引發地震。

他說,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每年約以7至8公分的速度相聚合,由於持續擠壓碰撞作用,導致台灣地震頻繁發生;花蓮、台東又位於這複雜的位置,地震發生比率比其他縣市較高,從統計資料顯示也是如此。

►大罐抗菌洗衣精!添加茶樹油有效洗去塵蟎,4罐只要$399!

►新品下殺$3990!360度輕量無線手持吸塵器超好用 附豪華配件組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