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女數學不好 四川68歲婦「陪讀」學給她看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我和孫女一起上數學課,用實際行動向她證明,數學並不是那麼難!」四川一名68歲的老婦人因為孫女數學不好,於是「陪讀」一起考,她第一次只有20分,但現在已經提升到78分,進步之神速讓老師咋舌。而孫女也因為奶奶的身教而獲得動力,成績明顯進步。

據報導,這位老婦人從今年2月新學期一開始,便在四川宜賓黃岡實驗學校七年級二班上課,學校裡沒有太多人知道她的真實姓名,但師生都親切地稱呼她為「范奶奶」。

談到上課原因,范奶奶說,因為兒子和媳婦忙著工作,對孫女樂樂(化名)照顧時間較少,眼看孫女數學做不好,她心裡很著急。她認為「言教不如身教」,如果跟孫女一起上課,兩人課後可以討論問題,她也可以藉此證明,只要肯鑽研,數學並不是那麼難

於是范奶奶向孫女的數學老師聶際維表達自己的想法,老師隨即同意。班級共有6排座位,范奶奶的座位加在最後一排貼著後牆。上課時,她神情專注,邊聽老師講解,邊在書本上記錄。

▲范奶奶與孫女討論數學題。(圖/金江網)

范奶奶回憶道,剛開始她因為跟不上節奏,考試只能拿20多分,有些沮喪,後來她不斷預習、複習,還將一道題目反復算了10幾次。皇天不負有心人,最近一次考試,她拿到78分,進步之神速讓老師也很驚訝。樂樂也因為奶奶的身教而獲得動力,成績從70分提升到85分。

樂樂表示,奶奶年紀這麼大,透過半學期的學習,竟然也能懂數學,「她之前的基礎可比我差得多,她都能認真學好了,我更應該勤學刻苦!」

不過,上海進才實驗小學校長趙國弟接受《新聞晨報》訪問時說,老人陪讀,有時會變成老人替代或輔佐孩子去學習,並不能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趙國弟認為,老人固然是希望孩子能夠學得多、學得好,不要落後於他人,但家長們應該讓孩子有選擇性地學習,有興趣地學習,為了成長而學習,而不是為學習而學習

報導還引述專家分析,有兩種陪讀方式要不得,一是包辦式,也就是家長直接參與學習整個過程,從準備用具、解答習題到收拾書包,都要親自過問,甚至直接代替。「這樣的陪讀不僅不利於學習,還會讓孩子形成依賴,不利於成長。」

另一種則是粗暴式,因家長期望較高,又缺乏耐心,一旦孩子出現錯誤或與要求差距太遠,輕則訓斥、重則體罰,弄得孩子學習時戰戰兢兢生怕出錯,嚴重打擊其自信和興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