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詐騙廣告APP橫行每週破萬件 蘇俊賓籲中央正視、強化源頭管理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天出席行政院會,針對數發部「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成效報告」專題報告,籲請中央應正視。(圖/行政院提供)

▲針對數發部「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成效報告」專題報告,蘇俊賓籲請中央應正視。(圖/行政院提供)

記者沈繼昌/桃園報導

行政院今(12)日召開院會討論「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成效報告」,針對數位發展部統計去年9月底至今年6月5日止,詐騙通報查詢APP接獲2384人通報近22萬件詐騙資訊,下架12.2萬件,數發部強調這是場「好人與壞人之間的戰爭」;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指出,中央應正視平台業者審核責任,緊縮海外不實廣告刊登,審視法規執行成效、提高罰則與強化源頭管理。

蘇俊賓表示,詐騙通報APP通報件數一開始比較多,甚至有一週破萬件通報量,若再搭配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資訊比對,全國詐騙案件數量從去年8月份21244件,到今年2月降至10773件,近期又升高至16003件,實際上詐騙案件並未減少,問題在詐騙手法不斷日新月異變化,民眾針對詐騙模式辨識度不足,應留意APP的防詐成效是否鈍化。

此外,去年7月份中央發布「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要求網路廣告平臺業者於其社群平臺刊登或推播廣告時,應於廣告中揭露委託刊播者、出資者相關資訊落實「實名制」,否則將開罰,但對比目前詐騙案件並未因此減少,如網路廣告平臺業者不針對疑似詐騙廣告加強事前審查,放任大批境外空殼公司或假帳號申請投放不實廣告,這項政策恐造成「有實名制之名,卻無實名制之實」的情況,讓政策流於形式也將使民眾陷入虛假安全感中,暴露於詐騙風險之虞。

蘇俊賓也列舉桃園警方偵辦案例,接獲詐騙通報案後,洽請平臺業者提供廣告付款人資訊,不但要兩週後才接獲資訊,取得付款資料也是境外資訊。平臺業者回報時效緩慢,境外內容也難以即時驗證真偽與止詐,第一線同仁執行上「苦不堪言」,這是和時間賽跑的工作,「明明知道是詐騙廣告,卻無法即時下架」放任民眾持續受騙,收取大量廣告費的平台業者是否有積極下架的動機?這是現在最大的問題。

蘇俊賓強調,詐騙手法推陳出新,社群平臺廣告已成為主戰場,地方政府在第一線執行時,常因跨國平臺不積極配合而中斷流程非常可惜。誠如數發部所言,這是場「好人與壞人之間的戰爭」,壞人不會靜止不動,而是不斷變形進化,防詐關鍵在於社群平臺業者是否願意真正承擔源頭的審查責任及積極配合政府偵辦。中央必須強化懲處與嚇阻效果,目前「實名制」防詐效果顯然未達預期,呼籲中央目前若無顯著改善,本月底就應收緊法規,一方面提高罰則,賦予平臺審核責任,另針對不重視社會形象與企業責任的平臺予以揭露名單,雙管齊下強化源頭管理效果。

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中央與地方打詐的立場一致,除已立法要求社群平臺應落實詐騙資訊「24小時內通報處理」的規範外,平臺在投資與交友類廣告也需加註警語,後續將持續強化平臺責任,進行全面防詐。

 【更多新聞】

桃園民宅春節惡火奪3命 婦人使用電磁爐不當釀禍判1年

準台大生「放棄錄取」控駭客入侵 警:將通知IP申請人到案

專挑弱勢搶劫!惡男案件審理中又犯案 竟辯「為了買春」

07/13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32 2 3983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