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罷免恐成政治報復工具 藍委提案修《罷免法》提高門檻

▲▼國民黨立院黨團立委陳玉珍、羅智強、洪孟楷、許宇甄共同召開「面對國會改革民進黨還想打假球?」記者會。(圖/記者湯興漢攝)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基隆市長謝國樑、新北市長侯友宜罷免案連署之際,藍營對《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有疑慮擬修法反制。國民黨立委許宇甄提出該法修正第75條,增加一年內不得為罷免之提議與連署,讓當選的人至少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好好做事;同時也修正第90條,要求罷免的票數要高於當初當選的票數,不能讓少數民意否決多數民意。

許宇甄表示,自去年以來,黨部接獲許多基層里長陳情,他們說罷免門檻過低,導致罷免案件頻繁發生,尤其是許多地方在里長剛就職就出現有人在倡議提案罷免,希望能修法改正這種亂象。桃園從3月底第一起罷免里長案通過後,到目前為止又幾乎有兩起罷免里長案發生(長美里公告成案,0608投票,另一起文青里正在進行第二階段連署)。雖然說選舉及罷免是大家的權利,但接二連三的罷免案引發了對於民主制度的深刻思考。

許宇甄指出,罷免是重要的民主工具之一,它可以讓民眾有機會罷免不適任的公職人員,但必須警惕罷免成為政治鬥爭的籌碼,更不能容忍罷免成為一種報復的工具。民主制度需要一個健全的機制來保護,而不是任由其被濫用。民主的精髓在於尊重多數人的意志,但當罷免的門檻設定過低時,就可能導致少數人利用罷免來實現私利,進而削弱了民主的根基。

許宇甄認為,低門檻的罷免制度可能會帶來一系列不良後果。它可能導致政治的不穩定,使政府無法有效地執行施政計畫,影響民眾的福祉。其次,它可能使政治成為一種遊戲,而不是一個嚴肅的公共事務,進而損害民主制度的信譽。最後,它可能使得有能力的人不願意參與政治,進而影響政府運作。

許宇甄提出「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修正草案」,她指出,是在現有的機制下,修正第75條,增加一年內不得為罷免之提議與連署,讓當選的人至少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好好做事;同時也修正第90條,要求罷免的票數要高於當初當選的票數,不能讓少數民意否決多數民意。透過這樣的修法,讓罷免成為一個嚴肅的程序,而非輕率的行為,呼籲大家,要理性對待罷免運動,不要被個別利益所左右。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