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微菌聯盟成立!攜手日澳星馬 開發適合亞太地區微菌新藥治療

▲▼台灣微菌聯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臺北榮民總醫院,14日於臺北榮總共同舉辦「亞太微菌聯盟成立大會」。(圖/台北榮總提供)

▲台灣微菌聯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台北榮民總醫院共同舉辦「亞太微菌聯盟成立大會」。(圖/台北榮總提供)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人體微生物相研究已成為各國醫療熱門研究領域,為突破台灣微菌叢研究數量和規模等限制,在國科會大力支持下,台灣微菌聯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台北榮民總醫院今(14)日共同舉辦「亞太微菌聯盟成立大會」,將攜手日澳星馬,啟動微菌研究及產學合作;由於微菌本身有地域性,希望透過聯盟合作,開發適合亞太地區人民的微菌新藥治療。

台灣微菌聯盟理事長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吳俊穎強調,全球微生物相關的應用產品市場規模,預估2029年將達13.7億美元,人體微生物相研究已是全球顯學,並成為各國醫療熱門研究領域之一,建立亞太區域微菌叢研究合作,連結微菌相關研究成果轉譯及產業新創發展,將是台灣生醫技術創新研發下一場關鍵競爭核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微菌聯盟理事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吳俊穎副院長期望與各國跨領域合作,將更多微菌研究成果落地,變成商品或臨床實務。(圖/台北榮總提供)

▲台灣微菌聯盟理事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吳俊穎副院長期望與各國跨領域合作,將更多微菌研究成果落地,變成商品或臨床實務。(圖/台北榮總提供)

亞太微菌聯盟成立廣邀澳洲、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等多國專家代表,期盼建立跨領域、機構、地域的研究合作,藉由分享檢體、臨床資訊等專業分享與經驗交流,進而建構卓越優質的精準健康生態系。

吳俊穎受訪表示,微菌本身有地性,亞太地區人體微菌和歐美不同,過去臨床藥物在西方做出來,東方大致上可以使用,但是微菌治療因為不同種族、飲食習慣與環境因素,西方的微菌治療在東方效果不見得好,所以亞太地區要有合作聯盟一起開發新的微菌治療。

其次是跨領域合作,吳俊穎說,微菌治療不僅臨床醫師和微生物領域專家,包含免疫學家、病毒學家、化學家等都要多領域投入,光靠台灣本土本身,會有先天上的限制,這也是為何要從亞太地區來跨領域合作。

最後則是法律規範層面,吳俊穎指出,微菌發展很快速,如檢測試劑、治療都是新的概念,4~5年前歐盟就成立微菌聯盟,就是希望在以各項新發展為基礎,透過各國深入討論,對法規面更快的改進來追上科技發展,亞太微菌聯盟可以快速交換各國微菌治療科技、法律規範,彼此學習借鏡。

▲▼台灣微菌聯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臺北榮民總醫院,14日於臺北榮總共同舉辦「亞太微菌聯盟成立大會」。(圖/台北榮總提供)

▲亞太微菌聯盟學術研討會暨成立大會。(圖/台北榮總提供)

國際知名醫學期刊Gut主編Emad El-Omar教授演講特別提到,微生物相研究涵蓋臨床、基因、免疫、內分泌、發炎、代謝、飲食和精神等相關研究,也是目前醫學尚待補齊的一環。美歐已有相對較成熟的微菌產學研究結盟,期許亞太微菌聯盟成立,能夠帶動整合亞太地區微菌研究量能,為全球的精準健康帶來重大進展。

國科會人體微生相計畫辦公室、亞洲大學醫學暨健康學院院長吳俊忠表示,國科會將在明年度展開新的微菌中綱計畫,將更全面積極地帶動國內微菌學研成果的產業轉譯及新創應用。

近來年許多研究指出微生物相與健康恆定以及疾病進程之相關性,尤其藉由菌相之研究有許多過去未知角色之新穎菌種被發現。因此今日學術演講也涵蓋菌相之組成應用於未來癌症診斷、細菌乳酸代謝產物與健康之相關性、腸道菌與脂肪形成之相關性以及未來利用腸道菌相作為生物性治療疾病之產物等重要學術研究成果,期望亞太微菌聯盟的成立,能夠促進科學合作,結合不同國家和地區微菌醫學研究機構、學術單位、團體等,為亞太及全球微菌研究領域發展做出貢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