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企在華經營信心「跌至數十年新低」 中美關係更複雜

▲▼开市客(Costco)上海浦东店。(圖/CFP)

▲好市多上海浦東店內的排隊民眾。(圖/CFP)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走出新冠疫情封鎖後,中國大陸今年全力拚經濟復甦。《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企業當前對在華經營前景的看法,達到數十年來最悲觀程度,美企在華運營環境的惡化令中美的緊張關係更加複雜化。

接受上海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hanghai)調查的325家會員企業中,略多於一半的企業對未來5年的業務前景持樂觀態度,這是自1999年開始這項調查以來的最低值,原因包括中國整頓盡職調查公司等因素,而2021年這一比例高達78%

報導指出,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訪企業2022年的收入比上一年有所增加,這是逾15年來的最低比例;約68%的受訪企業表示,去年實現了盈利,這是自調查開始以來的最低百分比;僅有37%的受訪企業營業利潤率比上一年有所增長,這是自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另外,中國歐盟商會近日發布的文件則指出,中國經濟的特點曾是商業環境穩定;在經歷了過去3年的動蕩之後,許多公司重新評估了它們對中國市場的基本假設。

上述文件基於1月至8月期間的數據錄入和分析,反映了其1700多家會員企業的看法。

不過,上海美國商會董事會主席譚森(Sean Stein)在報告發布前表示,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之旅,意味著營商環境前景的潛在改善方面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

為進一步吸引外資,大陸國務院13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共有6方面、24條,包括保障外企國民待遇等,要求為外國投資者營造更加優化的投資環境,有效提振信心。

大陸央行行長潘功勝9月18日召開外資金融機構和外資企業座談會,特斯拉、摩根大通銀行等外商參加。潘功勝強調,積極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內容。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