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說明環境部改制三大重點 親自介紹首任部長薛富盛

▲▼總統蔡英文出席環境部揭牌典禮。(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蔡英文出席環境部揭牌典禮。(圖/總統府提供)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22日出席「環境部揭牌典禮」時,再次說明這次環境部改制的三項重點,包括新設「氣候變遷署」、新設「資源循環署」,以及成立「國家環境研究院」。她也介紹首任環境部長薛富盛,是材料工程領域教授,對於透過材料科技的研發來達到節能減碳,並進一步強化循環經濟的發展與落實,有深厚的研究,更有長期推動的經驗。

蔡英文表示,從她2016年上任以來,執政團隊就不斷努力,希望透過組織改造,來提升政府在重點政策領域的治理能力。她說,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需要許多單位,包括行政院、立法院,持之以恆的付出。很高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見證環境部的正式揭牌。

蔡英文說,她要特別向大家介紹首任環境部部長薛富盛,薛富盛擔任過8年中興大學的校長,也是材料工程領域的教授,對於透過材料科技的研發來達到節能減碳,並進一步強化循環經濟的發展與落實,有深厚的研究,更有長期推動的經驗。

蔡英文提到,在薛富盛擔任興大校長的期間,興大的南投校區,不但成立台灣第一所「循環經濟研究學院」,也規劃了大學城智慧微電網、氫燃料及太陽能創能系統等,成為結合教學和實務的最佳典範,「當時,他更宣示,政府訂定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興大校園則要在2040年,提前達成100%的淨零碳排」。

蔡英文表示,目前全球都面臨氣候變遷的挑戰,加速淨零轉型的進程、落實永續發展,更是台灣提升競爭力刻不容緩的任務。她指出,薛富盛是具有行政經驗與行動力的科學家,她相信以他的專業,一定能讓改制後的環境部發揮更大的功能,讓政策的推進更有效率。

接著,蔡英文說明這次環境部改制的三項重點:第一,新設「氣候變遷署」,來統籌因應氣候變遷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工作。在這個月初,「台灣碳權交易所」正式成立,未來,像是碳費機制及《氣候變遷因應法》相關子法的修訂,有了不同單位齊心合作,就能加速進行。
總統指出。

改制重點二,蔡英文指出,這次新設「資源循環署」,以前環保署的治理重點是放在「後端的污染防治」,但是「資源循環署」成立後,重點將會提升為整體的「資源循環」,這會推動「資源循環零廢棄戰略」,從「前端產源」到「後段去化」,對於事業廢棄物的流向和循環,都能妥善處理,更能邁向循環經濟與零廢棄的目標。

蔡英文進一步指出,第三,將成立「國家環境研究院」,作為氣候科學與環境治理科技的研究單位,該單位將會與國科會合作,打造台灣氣候科學研究的生態系統。她相信,扎實的科學基礎研究,才能為氣候和環境治理打造堅實後盾。

蔡英文表示,回顧過去,在1987年8月22日,亦即36年前的今天,台灣成立了環保署,台灣在不同階段處理過許多的環境問題,如垃圾問題、空氣污染和河川污染的難題,也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訂立許多法規,像是《海洋污染防治法》、《環境基本法》及《環境教育法》等。

蔡英文感謝歷任16位署長,一棒接一棒帶領同仁,為台灣的環保付出許多努力,並帶來豐碩成果,今天環境部的揭牌,不僅代表政府為了因應國際趨勢,推動相關政策的決心,也代表社會對環境保護有更高的期待。

蔡英文提到,薛富盛過去擔任興大工學院院長時,就支持台灣重要的環保運動,也長期關注臺灣環保運動的發展。她期待,環境部能繼續秉持專業,強化與社會的溝通,一起努力改變台灣的生活環境,並期盼藉由環境部的改制,各個單位都能加速落實國家重要的施政目標,為台灣的環境永續、淨零轉型盡一份心力。

▼總統蔡英文出席環境部揭牌典禮。(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蔡英文出席環境部揭牌典禮。(圖/總統府提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