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兩年來首例霍亂!中部女吃生蝦生蚵 腹瀉狂拉5天解水樣便住院

▲▼11/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圖/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圖/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兩年來首起霍亂!疾病管制署今(3)日公布確認一起本土霍亂個案,為中部40多歲本國籍女性,10月18日開始腹瀉且症狀持續,22日因頭暈、噁心、嘔吐、解水樣便就醫並收治住院,經檢查確認感染霍亂。疫調顯示個案曾經在13日吃生蝦、生蚵,有可能遭受污染,且平時有服用強效胃藥治療胃潰瘍,胃酸降低,體內狀態只要有一點細菌就可能造成感染。

疾病管制署今(3)日公布我國今(2022)年首例本土霍亂確定病例,為40多歲本國籍女性,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明,個案於10月18日開始腹瀉,10月22日因持續頭暈、噁心、嘔吐、解水樣便及上腹部疼痛就醫並收治住院,因糞便培養出疑似菌株,於10月28日通報,並於11月2日檢驗確認感染產毒性霍亂弧菌(血清型O1-Ogawa),經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已出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蝦、生魚。新鮮蝦子。海鮮,海產。(圖/記者黃凱翊攝)

▲生蝦示意圖。(圖/記者黃凱翊攝)

莊人祥說明,個案本身有高血壓、癌症、胃潰瘍等慢性病史,平時有服用強效胃藥,降低胃酸分泌以治療胃潰瘍。調查近期無國內外旅遊史,平日三餐多自行烹煮,曾食用生蝦及生蚵,同住者3人皆無疑似症狀。

衛生單位已啟動各項疫情防治調查,並安排採集個案同住家人糞便檢體送驗,此外,亦轉知地方政府食品衛生管理單位進行衛生稽查及汙染食品來源之追查,以釐清可能感染源。

莊人祥指出,霍亂是由產毒性O1及O139血清型霍亂弧菌所引起的急性細菌性腸道傳染病,潛伏期通常為2至3天,透過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傳播。

由於霍亂弧菌對胃酸的抵抗力不佳,通常須吃入大量的細菌才會致病,但對於胃酸不足、胃部切除過的人或免疫機能較差者,少量細菌即可能致病,本次個案就因為服用強效胃藥讓本身胃酸不足,加上生食海鮮造成風險。

國內霍亂多是散發個案,根據疾管署統計,2018至2021年每年本土病例數分別為7、0、1、0例,前次出現霍亂已經是2020年8月,本次為兩年來首見;另近5年(2018至2022年)無境外移入病例。

疾管署提醒,由於霍亂弧菌可久存於汙水中,ㄧ旦生食受汙染水域捕獲的海鮮(特別是甲殼類或貝類),就有可能遭受感染,因此應避免食用生魚片、生蠔或未熟貝類等。此外,食物應充分煮熟,烹調及製備過程亦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應飲用煮沸後的水;非立即食用的食物應加蓋後置入冰箱保存;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處理食物前或更換尿片後,正確使用肥皂及清水洗手,以降低感染風險。

►快來囤貨!150抽衛生紙 一次買6串超優惠「1包只要11元」!

►大罐抗菌洗衣精!添加茶樹油有效洗去塵蟎,4罐只要$399!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