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典PO二圖看出「台灣真的在移動」 氣象局曝:斷層會偷偷亂動

▲氣象局在全臺灣建置超過 160 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站,進行大地測量。(圖/翻攝自Facebook/報地震-中央氣象局)

▲氣象局在全臺灣建置超過 160 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站,進行大地測量。(圖/翻攝自Facebook/報地震-中央氣象局)

記者李宜秦/台北報導

台灣位處板塊交界處,經常因板塊運動導致地震,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指出「台灣真的在動」,氣象局建置超過 160 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站,藉由監測大地變形,地球科學家可以監視斷層、火山活動,以及地層下陷或滑動的一舉一動。

氣象局表示,已在全臺灣建置超過 160 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站,結合各單位的建置成果,臺灣已有超過 450 個連續觀測站,進行大地測量,建立臺灣大地變形的資料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地表來看,大型地震會造成明顯的地表位移,像是車籠埔斷層的錯動,為臺灣地表帶來一道劇烈的、長達 105 公里的傷痕,斷層上盤的水平位移為 1 公尺 ~ 9 公尺不等,而在大甲溪更出現地殼抬高、落差 5 公尺的瀑布景觀。

氣象局指出,除了地震期間,在短短數十秒內出現的「同震滑移」之外,地震前(間震期)、地震後(震後期),斷層也都有「偷偷」地亂動。

氣象局表示,地殼不只在地震時會動,平時地殼在「累積能量」的過程中,就會在地表出現非常微量的變形,或者是小小的、不起眼的地震。地球科學家就是透過這個原理,長期連續監測臺灣地表的一舉一動,希望可以找出大地震發生前的徵兆。

氣象局表示,雖然目前尚未發展出成熟的地震預測技術,藉由地震前、中、後所蒐集的地表微小變形資料,可以讓地球科學家更了解地殼運動的樣態,或是分析出地震的發生週期、計算地震的災害潛勢,評估臺灣各地斷層的活動和地震的機制。

►手刀搶購150抽衛生紙!一次買6串超優惠「1包只要11元」!

►大罐抗菌洗衣精!添加茶樹油有效洗去塵蟎,4罐只要$399!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