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火線/冷戰諜魂:普丁大帝的崛起

▲▼俄羅斯前官員透露,普丁對烏克蘭的作戰目標是,3月2日以前取得軍事勝利。(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渴望恢復俄羅斯昔日榮光的普丁。(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朱錦華/特稿

俄羅斯最後一個王朝:羅曼諾夫王朝332年歷史上,僅出現過兩位「大帝」(The Great),其一是推動「全盤西化」的彼得大帝;其二是推動「全盤再西化」的凱薩琳大帝(Catherine II,或譯葉卡捷琳娜大帝)。至於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丁會被稱為「大帝」,純然是媒體(尤其是中文媒體)對他的調侃。

前述兩位大帝無愧其稱號。矢志「恢復俄羅斯榮光」的普丁是否配得上「大帝」這個稱號,則尚待日後歷史證明。「丁丁」的確是個人才。但這個出身低微的小特務究竟是怎樣登上今天總統大位的呢?

1952年10月7日,普丁出生於列寧格勒(今日的聖彼得堡)。據普丁後來接受「路透社」的訪問中自述,他的祖父曾擔任過列寧和史達林的私人廚師。他的母親瑪麗亞是工廠女工。父親弗拉迪米爾曾在前蘇聯海軍服役,二戰時成為是「內務人民委員部」(NKVD)統領的「破壞大隊」的其中一員。

NKVD旗下的「國家安全總局」(GUGB)在1934年至1943年間是蘇聯的主要情報機關,也就是KGB(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前身。父親的工作背景可能是影響普丁嚮向特務工作的原因之一。據見過普丁的美國前國務卿萊斯(Condoleezza Rice)形容,普丁是個「有點害羞」的人。或許正因為天生個性使然,他喜歡在暗處工作,KGB自然成了他最理想的舒適圈。

▲▼「列寧格勒圍城戰」(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今年1月7日,普丁在「列寧格勒圍城戰」78周年紀念儀式上,在集體犧牲者的墓前獻花。普丁的一個哥哥亦在這場圍城戰中死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公共電視台(PBS)紀錄片《普丁之味》(Putin's Way)記述,16歲那年,普丁就跑去了KGB應徵工作。對方告訴他說:「長大一點後再來吧!」7年後他真的回來了。擁有列寧格勒大學國際法學士學位的他,於1975順利加入KGB。1985起,他被派駐到當年東德的德勒斯登。

據2000年出版的普丁自傳《第一人稱》(First Person)裡記述,1989年11月柏林圍牆倒塌當時,他在駐地的KGB總部忙著燒毀機密文件。當時有大批民眾在總部前的馬路對面聚集,有一些人甚至越過馬路企圖闖進來。年方36歲的普丁目睹此一世紀巨變,曾打電話回莫斯科向上級請示該如何做。沒想到祖國的回應卻是一片沈默。

「這時候,只剩下勇敢」的普丁直接走出辦公室,告訴意圖闖越禁區的群眾說:「別想闖入這地方,我們的同志都配備武器。他們被授權,誰敢硬闖就斃了誰!」普丁的恫嚇果然奏效,成功化解月一場可能的流血衝突。

柏林圍牆事件在普丁心中留下極深的烙印,但這只是前奏曲。大約兩年後,蘇聯正式解體。兩德統一後,普丁回到列寧格勒(後來重新正名為聖彼得堡),獲得當年法學系裡的授業恩師索布恰克(Anatoly Sobchak)的賞識。索布恰克後來當選列寧格勒市長,普丁獲任命為第一副市長兼外事委員會主任,成為索布恰克的左膀右臂。

▲戈巴契夫(左)與葉爾辛。(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從蘇聯到俄羅斯的兩大領袖:戈巴契夫(左)與葉爾辛。(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索布恰克之所以會器重普丁,主要是看重他的KGB經驗和人脈。當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黑手黨橫行,控制著地下經濟。而這些黑手黨的出身背景,若非前政府官員、軍人,就是KGB!普丁跟這些人打交道很有一套。當中免不了讓政府官員有機會貪汙(主是在政府工程方面)。

1996年索布恰克競選連任失敗,因涉及貪汙罪面臨刑事起訴,眾叛親離,而極少數沒有叛離的親信之一,是普丁。1997年11月7日,當時人已在莫斯科中央的普丁利用特權,安排一架私人飛機以「出國治病」為由,把索布恰克送到巴黎,讓他躲過牢獄之災。

2000年2月,當時參選總統的普丁邀請索布恰克到瀕臨波羅的海的港市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為他輔選。沒想至數天後索布恰克在加里寧格勒州的斯韋特洛戈爾斯克市(Svetlogorski)因「心臟病發」猝死。有關他死因的調查在3個月後無疾而終。據獨立調查機構指稱,他很可能是被下毒,幕後指使者很自然的指向普丁。

▲葉爾辛把俄羅斯「託孤」給普丁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葉爾辛把俄羅斯「託孤」給普丁當天,兩人留下歷史性合影畫面。(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話說當索布恰克競選連任失敗、普丁離開列寧格勒市政府後,透過自己的同鄉、時任葉爾辛總統辦公廳主任的丘拜斯(Anatoly Chubais)的介紹,到總統府任職,1996年6月至1997年3月,他在總統辦公廳「資產管理局」擔任副局長。任職期間,普丁負責處理政府在外國的資產、以及把前蘇聯政府的原有資產轉移給俄羅斯聯邦政府。

他很快就獲得俄羅斯總統葉爾辛的器重。箇中原因很可能跟索布恰克一樣:看重普丁的KGB背景、以及他弄錢的本事。儘管葉爾辛對「俄羅斯的民主化」很有興趣,但這並不影響他對錢的興趣。而普丁在處理「資產轉移」和搞政府工程(例如蓋國民住宅)方面, 一向很有辦法。

1997年3月,普丁被任命為俄羅斯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兼資產管理局局長,接下來一路升官。當KGB改組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後,普丁重回老本行,於1998年7月獲任命為局長,主管情報工作。1999年更獲拔擢為總理。

1999年12月31日即將踏入21世紀前數小時,葉爾辛以健康的理由突然宣布辭職,並且把俄羅斯「託孤」給普丁,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規定讓他出任代總統。葉爾欽同時宣布希望普丁能夠繼承他的民主改革大業。

原定於2000年6月舉行的總統大選提前到3月26日舉行,讓反對黨措手不及。在執政黨掌控大部分媒體的情況下,普丁順利贏得2000年總統大選。

葉爾辛為什麼決定交棒給普丁呢?有一說是他被騙了,以為普丁會繼承他的民主大業。但這個說法頗讓人懷疑。我想,他交棒普丁原因之一是:他看到普丁在總理任內對付車臣分離主義者的狠辣手段,由他接班,應該撐得住俄羅斯不會垮。其二,他相信普丁可以保他下莊後不會被起訴,因為他們是撈錢上的「命運共同體」。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