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8年/學者稱「台版鐵娘子」 2改革促美政策轉「建設型清晰」

▲▼總統蔡英文赴成功嶺視察義務役訓練狀況。(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蔡英文。(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蔡英文執政8年任內,推動多項改革,儘管兩岸依舊冷凍,區域緊張情勢攀升,但台灣也逐漸走向國際被世界看見。《ETtoday新聞雲》推出系列報導,盤整過去8年的10大事件,跟讀者回顧並解析對後續的政治影響,同時一起向小英時代告別。

記者杜冠霖/台北報導

隨著兩岸緊張情勢升級,蔡政府「國防」政策成為國際注目焦點,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安全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分析,蔡在國防自主、恢復一年期義務役都展現自我防衛意志,讓國際社會協防意願提高、美方提供更優質軍援、軍購,對台海政策漸漸走向「建設型清晰」,避免中共用武力改變現狀,「蔡英文可稱為台灣版鐵娘子,不以短暫選舉利害看待,而是以國家利益與生存作為目標,這就是政治家跟政客的不同。」

對於蔡政府8年國防改革表現,蘇紫雲表示,首先在國防自主上,第一、硬體,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國防裝備;第二、軟體,也就是恢復一年期義務役,這非常不簡單,因為台灣還是比較選舉考量,可以踩穩立場非常不簡單;第三、政治文化的改革,以往比較重文輕武,現在國防預算增加大概12.3個百分比;第四、對軍人尊重,這是最重要區塊,蔡英文從待遇、訪視基地次數都是歷年總統最高,對於提升軍人士氣非常有幫助。

國防政策中民眾最為有感的,莫過於蔡英文拍板「恢復一年義務役」,蘇紫雲表示,蔡政府面對外來威脅增加、少子化趨勢,兵源有限情況下,全部志願役士兵很難滿足需求,所以在徵詢國防部、社會各界專家意見後,做了恢復一年義務役的決定。

蘇也列出三項原因,他指出,在這種情況下,第一、的確強化台灣國防能力、資源,讓各級部隊比較有足夠人力;第二、讓人力可以合理鋪陳,譬如一年義務役做守備任務、支援志願役特殊專長需求;第三、對國際展現防衛決心跟意志,台灣不是free rider、只想搭便車,這樣的意志展現,讓其他國家協防意願更高,「作為有遠見的政治領袖,展現政治家的風範,不以短暫選舉利害看待,而是以國家利益與生存作為目標,這就是政治家跟政客的不同。」

而該政策勢必衝擊綠營選情,蘇紫雲坦言,準總統賴清德這次年輕選票確實有受到影響,但台灣年輕人並非草莓族,經過國防部改革後,有信心他們進部隊後,不會再覺得浪費時間。蘇也舉例,像是歐洲國家經驗,把服役當成人生訓練,歐洲有三個公主在當兵,特別是挪威公主雅莉姍卓服一年兵役,在皇家工兵營服役、開工程車,台灣也展現出這樣的國民意志。

另一指標政策方向則是國防自主,蘇紫雲表示,這部分能滿足國防需求、帶動經濟動能,國防需求可分兩個區塊,第一、水面艦讓中科院整合海艦二飛彈、海風眼雷達、新設計的匿蹤船體,讓台灣快速擁有像是瑞典威士比級的巡邏鑑;第二、指標性的海鯤號,這面對許多外交上的壓力,2018年美國開綠燈後,紅區裝備得到很多民主同盟國家幫助,包含英國提供部分紅區裝備,以及一些不具名國家提供技術跟經驗。

▼國防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圖/記者宋良義攝)

▲▼國防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圖/記者宋良義攝)

蘇說明,海鯤號2年8個月內從圖紙到完工、非常不簡單,國艦國造具有三項意義:第一、軍事意義、強化制海能力,第二、經濟意義,可以帶動船廠跟周邊產業,以及部分中科院技術深化;第三、外交意義,也就是其他國家對台灣的信任跟協助。

而蔡英文執政8年,軍購數量、金額都大增,蘇紫雲解釋,這象徵美國為主的民主國家對台灣信任,川普時代開始,軍售的質、量都有所改善,歐巴馬時代是包裹軍售,一年只談一次、要給不給,川普時代變成隨到隨辦,把台灣變成正常國家的處遇,隨時提出需求,經過美國政府評估再做公告。

蘇說明,在川普政府時的確開很多綠燈,比方說F16-V,過去想買F16-C都買不到,這次直接V構型,還有海馬式砲兵飛彈,這是300射程左右的長程武器,另外潛艦紅區裝備也開綠燈,這些都在2018年後逐步落實,川普時代把台灣軍售待遇提出到非北約主要盟國位階。

蘇紫雲表示,拜登政府也有13次軍售了、延續川普路線隨到隨審,拜登更加碼軍援,匡列100億美金額度,2027年前用來強化台灣防衛能力,也提撥總統撥款權,把美軍現役裝備部分交給台灣,有現貨可以立刻使用,拜登政府包含本人三次說會協防台灣,參謀首長也公開說會阻止中共用武力改變現狀,從軍售、美國政治跟外交精英的態度以及軍援、軍購狀況來看,「美國台海政策漸漸走向清晰,可以稱為建設型清晰,避免中共用武力改變現狀,這是非常有影響性的。」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