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8年/學者評兩岸踩穩「對等尊嚴」 維持現狀成定海神針

▲▼109年國慶大會,蔡英文總統發表國慶演說。(圖/記者李毓康攝)

▲總統蔡英文。(圖/記者李毓康攝)


總統蔡英文執政8年任內,推動多項改革,儘管兩岸依舊冷凍,區域緊張情勢攀升,但台灣也逐漸走向國際被世界看見。《ETtoday新聞雲》推出系列報導,盤整過去8年的10大事件,跟讀者回顧並解析對後續的政治影響,同時一起向小英時代告別。

記者杜冠霖/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520將卸任,8年執政期間,兩岸政策一直是外界檢視焦點,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吳瑟致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時表示,過去8年中國對台進行一定程度的經濟壓制和軍事騷擾,但總體上,兩岸基本上走在維持現狀道路,儘管兩岸關係相較過去不是那麼友好,且藍營有意操作兵凶戰危的概念,卻很難勾起兩岸陷入熱對抗的想像,顯示蔡英文在兩岸情勢不穩定時,依舊能夠平穩發展的現況。

吳瑟致認為蔡英文過去8年在兩岸關係上處理得當,且台灣對中態度及兩岸相關政策、事務安排上,都深獲美方信任,美國對於台灣處於兩岸事務上,過去8年可以說是相當肯定,蔡英文處理兩岸事務上控制力相當平穩。

至於反滲透法會不會是兩岸交流僵化的關鍵?「當然是!」吳瑟致直言,國民黨在處理兩岸路線上跟民進黨完全不同,中國對兩黨的態度也有很大差異,國民黨也曾試圖站在戰爭與和平的論述,卻很難勾起兩岸陷入熱對抗的想像跟狀態,畢竟還是必須要從國際情勢看待兩岸關係,也就是世界上民主國家對於中國的謹慎、風險評估等,雖然兩岸關係相較2008年至2016年不是那麼友好,但依舊能夠平穩發展。

而在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中,蔡英文的兩岸表現並不被民眾肯定,有近五成民眾不滿意,吳瑟致認為,民眾某種程度上會認為兩岸沒有太多進展,還是希望兩岸保持一定程度交流,但跟國民黨所提的交流方式有所落差,台灣民意面對兩岸問題時,依舊從國家主權角度作思考,希望兩岸交流,但不希望侵害國家主權與國家安全。

吳瑟致點出,蔡英文過去8年希望維持現狀,但在兩岸交流上沒有特別表現,這著眼於未來賴清德如何形塑新的兩岸交流模式,這也是台灣民意會比較傾向的方式,賴清德對於國家主權、國家利益的認同深獲國人信任,但兩岸交流如何往前跨一步、恢復民間交流正常化,包含:觀光、陸生以及民生的交流,能夠有一個穩定狀態,這部分是準總統賴清德需要努力的地方。

有趣的是,儘管蔡英文兩岸政策飽受批評,更是在野黨最大打點、相關政策不受待見,但每次在選舉期間,兩岸議題都變成民進黨的紅利,民進黨2019年剛在九合一大選慘敗,但習近平元旦時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將國民黨長期主張的「九二共識」定調為一國兩制,同年香港發生反送中事件,反而造就蔡英文817萬票歷史紀錄。

「民進黨中央、國民黨地方」格局將邁入12年,吳瑟致認為,民進黨兩岸政策是從國家主權、國家安全角度去規劃,是建立在主權獨立的概念看待兩岸關係,這跟國民黨的兩岸路徑不同,藍營九二共識是站在兩岸同屬一中的前提下建立關係,兩者之間相較於台灣主流民意,面對兩岸關係發展和國家認同上,都有很大差異。

吳瑟致補充,總統大選時,主流民意依舊傾向民進黨,最重要就在於,民進黨以國家主權、安全為主軸,反而國民黨凸顯的兩岸關係建立在重啟一中的概念,跟主流民意有一定程度的落差。

在中共設下兩岸對話前提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狀況下,蔡英文則在最後一次國慶談話以和平、四個堅持為基調回應,吳瑟致認為,蔡英文的兩岸路線上就是維持現狀,但並未挑釁或製造兩岸紛爭,民進黨兩岸政策依舊是以和平為方向,在這樣的主軸上,凸顯出中國對台灣主權的否定,不管是一國兩制還是涉及一中內涵,都否定了台灣的國家主權,甚至在軍事上侵害國家安全,這樣的兩岸論述當然主流民意不會買單。

吳瑟致補充,國民黨提出九二共識,在2008年時也許有一定程度模糊空間,但隨著整體國際情勢改變,台灣人民也認知到九二共識並非國民黨講的那一套,中共更強調一中原則概念,這更凸顯出國共之間處理兩岸論述上,更不利於台灣的主權彰顯跟國家安全,這就是為什麼蔡英文的和平論述、四個堅持能獲得民眾信任。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圖/路透)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圖/路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