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台灣已為強震做好準備 美西大城「沒地方比得上台北」

▲▼0403花蓮大地震倒塌的天王星大樓持續傾斜中,拆除團隊一方面要穩固大樓,一方面要搭建拆除平台。(圖/記者湯興漢攝)

▲ 花蓮天王星大樓在強震中倒塌。(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花蓮3日發生規模7.2強震,造成10死及逾千人受傷。美國專家分析,這起25年最強震災情不如預期嚴重並非僥倖,因台灣在921大地震後加強基礎設施,擁有強大的預警系統及嚴格的耐震建築規範,如今已為強震做好充分準備,較美國部分地區更加完善,更是美西借鑒對象。

NBC報導,在台灣長大的華盛頓大學地質學家、博士後研究員賴序衡(Larry Syu-Heng Lai)指出,1999年921強震造成2400人死亡,此次則是10人喪命,可見台灣這段時間以來的進步,「我們的建築更加堅固,設施變得更好」,且人們認真看待地震風險,因為地震是生活的一部分。

他在921地震當年僅11歲,至今仍記得他在台北的家中被搖醒,差點就掉下床。後來他注意到台灣的轉變,逐漸降低地震風險,學校也更加重視防災演練。

西北太平洋地震網絡(PNSN)主任、華盛頓大學教授托賓(Harold Tobin)則坦言,美國西岸地震帶上各大城防災準備程度不一,「西雅圖或波特蘭的準備不如洛杉磯或舊金山」,卻沒有任何地方比得上台北。

▲▼太魯閣             。(圖/攝影中心攝)

▲ 太魯閣國家公園落石不斷。(圖/攝影中心攝)

台灣官員及研究人員仍在評估這起地震特徵、影響及傷亡,從中吸取的教訓也可供美國科學家及政治領袖借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土木與環境工程教授華萊士(John Wallace)根據震後初期傳出的影像及報導分析,受損的似乎大多是5至10層樓高的舊式混凝土建築,且一樓都是開放式店面。還有許多受損建築位在轉角處,因地震時承受扭轉力量,進而加劇破壞。

他說明,老舊混凝土建築較不耐震,在台灣及美國都是改建目標,但台灣在高層樓建築上已具有很高的工程水準,在這起地震中的表現如預期中令人佩服,包括台北101。托賓也認為,雖然這起地震確實造成傷亡,考量到其規模及震源深度,「整體來說他們表現得很好」。

▲▼花蓮大地震。(圖/翻攝記者爆料網)

▲ 花蓮樓房倒塌畫面引發外媒關注。(圖/翻攝記者爆料網)

華萊士在921大地震一周後曾來到台灣,協助檢查橋樑安全,台灣在接下來的幾年內也開始對學校建築進行評估及改建,接著著手處理最老舊、容易倒塌的建築。

他提到,南加州也採取類似措施,但台灣之所以動作更快,是因為頻繁發生的小型地震使台灣人將防災視為第一優先。而美國西岸其他地區則落後於加州,華盛頓直到過去10年才開始有系統地評估學校建築,而西雅圖許多老舊磚造建築仍未改建,一旦發生大地震恐怕倒塌。

台灣先進的預警系統也是安全基礎設施重要一環,在強震發生時將警報推送至手機及電視節目,給民眾幾秒鐘的時間逃生。托賓指出,美國加州、奧勒岡州及華盛頓州雖有類似系統,但不會推送至電視等媒體,台灣的預警能力相較下更為全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