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火線/青春殘酷物語:從《殭屍校園》看真實的地獄朝鮮

▲▼她遭男學生集體性侵 《殭屍校園》20秒內喪屍亂竄⋯預告破千萬。(圖/翻攝自Netflix)

《殭屍校園》內容觸及性侵問題。(圖/翻攝自Netflix)

記者朱錦華/特稿

不久前《殭屍校園》自上線後至2月6日為止,連續9天拿下Netflix全球收視排行榜首,成為繼《魷魚遊戲》之後另一齣橫掃全球目光的韓劇。外國很多類型電影或戲劇發展一定程度後都會注入青春元素,推出YA版(young adult的縮寫),以吸引年輕觀眾,例如西部片、吸血鬼電影等。《殭屍校園》似乎也是在這種考量下的產物。

不同的是,以往這類YA作品多以喜劇的形式呈現,《殭屍校園》卻是透過描繪韓國中學生的校園生活以及爆發活屍噬人後的衝擊,暴露出在壓力下的人性自私和卑劣,折射出「朝鮮地獄」的真實狀況,甚至暗喻資本土義社會裡激烈競爭下「適者生存」的殘酷。因此它像《魷魚遊戲》一樣,迅速獲得全球觀眾的共鳴。

跟台灣的校園劇不同,《殭屍校園》其實不是很適合中學生看的。當台灣的校園劇仍然聚焦在戀慕、愛的追逐、告白等內容時,《殭屍校園》和一些有描寫校園生活的韓劇(例如《上流戰爭》、《驅魔麵館》)已觸及校園內的階級歧視、暴力霸凌、毒品、性侵、墮胎、自殺等問題。這是否對照出台灣校園是一個「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世界?我不知道。

▲▼她遭男學生集體性侵 《殭屍校園》20秒內喪屍亂竄⋯預告破千萬。(圖/翻攝自Netflix)

《殭屍校園》成為繼《魷魚遊戲》之後另一齣橫掃全球目光的韓劇。(圖/翻攝自Netflix)

事實上,「地獄朝鮮」不完全是一個媒體愛用的聳動標題。韓國統計廳在2020年公開的調查報告表示,2019年該國的自殺人数達1萬3195人,平均每天有38名韓國人選擇以極端的方式結束生命,連續兩年在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裡「奪冠」,讓南韓被稱為「自殺大國」。當中,年輕人的自殺率跟前一年相比有上漲的趨勢;10歲至19歲的自殺率上漲9.4%。另外,根據「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的調查報告指出,香港校園的霸凌情況是全球最嚴重的。

朝鮮半島真是一個悲情的地方。北邊奉行社會主義,人民生活「普遍悲慘」。南邊搞資本主義,但人民生活似乎也不怎麼幸福。為什麼?前者部分歸因於制度使然,加上遭受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後者則導源於資本主義的核心:自由競爭。

韓國的校園問題其實是社會各種制度問題的提前反映,只要是自由競爭,就有壓力,家長、校園、同儕、社會……。幾乎是打從你自小踏進校園起,壓力就一輩子跟著你,無所遁逃。於是,制度化的霸凌和暴力、性、毒品往往就成了許多人逃避和宣洩的出口。

▲▼《殭屍校園》爆紅!演員宣傳卻沒他 錯過絕佳機會:我也想PO照⋯。(圖/翻攝自Netflix、咸勝敏IG、)

《殭屍校園》讓一票年輕演員爆紅!(圖/翻攝自Netflix、咸勝敏IG、)

韓國經濟發展越發達,人民面臨的經濟壓力就越大、年輕人就越不快樂。只要有一個人進入了所謂「人生勝利組」,就意味有一拖拉庫的人被打入「人生失敗組」。失敗者必然會遭受歧視,受歧視者必然會不快樂。而在競烈競爭下,相對之下自認和被認為是「失敗者」的人就越多,社會及階級的對立就越嚴重。

以今年韓國總統大選為例,兩位總統候選人的配偶相爆出醜聞。總統當選人尹錫悅的妻子金建希被踢爆學歷造假,而他的競選對手李在明的妻子金惠景則被踢爆把公務員當奴僕使喚。前者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形象,後者則是「主子」心態的自然流露,兩者都跟階級歧視有關。

自由競爭有好的一面,可以為社會創造動力。但若不加以一定程度的節制,則會造成社會割裂、不安。當政府不再一味的以經濟成長為榮,社會不再一直吹捧財富、地位、名聲、以及所謂「人生勝利」等價值、以及視之為必須追逐的目標時,年輕人或許可以活得輕鬆一點。

●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